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

鉴清评趣 2025-11-19 12:10:45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德国早就为 6G 研发下了大功夫,2021 年就启动了首个 6G 技术研究项目,计划到 2025 年前投入约 7 亿欧元资金,这些钱主要用来扶持 6G 研究中心和相关平台,目标就是在 6G 技术、标准和专利方面掌握话语权,研究中心还要负责开发核心技术、搭建研究设施,甚至制定新的通信标准,适配工业联网、智慧交通这些未来应用场景。 可投入这么多资金和精力后,德国的 6G 研发其实一直离不开多方合作,比如德国的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早就在 2022 年就和中国移动研究院联手,开展 6G 通感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当时还取得了业内认可的先进成果,这种合作在当时被看作是强强联合的典范。 那为何现在默茨会突然在组件使用上对中方设限呢?这和他近期一直强调的供应链多元化思路密切相关。 今年 9 月默茨在面向德国驻外使节的罕见讲话中就提到,要把供应链多元化当作优先任务,还计划和印度、印尼等多个国家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当时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就指出,德国对华 “去风险” 的调门正在不断升高,如今 6G 组件的限制表态,就是这种政策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具体落地。 而德国之所以敢这么做,或许和它近期在 6G 相关技术上的一些合作动向有关。2024 年 11 月,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和亚马逊网络服务联手搞试点,测试量子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想靠量子加密提升网络安全性,为 6G 打基础。 另外德国的科研机构也没闲着,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的专家早就在 2024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就说过,6G 会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该研究所旗下的另一机构还主导着 6G 研究集群项目,专注于解决带宽限制、融合通信传感功能这些关键问题。 不过这些进展其实远远不够支撑德国独立完成 6G 建设,要知道 6G 研发涉及厘米波频段应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等诸多难题,就连是德科技和爱立信搭建的预 6G 测试平台,也只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针对部分技术展开研究。 更关键的是,全球 6G 研发本就是个协作共赢的过程,中方在 6G 相关的通感一体化等技术上已有成熟积累,而德国此前通过国际合作获得的技术经验,本就是推进自身研发的重要助力。 默茨的这一表态,其实和德国宣称的 6G 研发目标存在明显矛盾,德国一直想让自己在 6G 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排斥中方组件的做法,很可能让它错过中方在 6G 组件研发上的技术优势。 要知道 6G 网络需要海量适配不同场景的组件,中方在通信组件的稳定性、兼容性上经过了 5G 时代的长期验证,而且在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上也有优势,这些都是 6G 大规模部署不可或缺的条件。 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一边说着要摆脱对美国的自主发展道路,一边却在 6G 领域搞技术排斥,这种做法很可能让其陷入技术壁垒的困境。 现在全球包括日本索尼、英特尔等企业都在联手推进 6G 研发,协作已成主流趋势,单独将某国组件排除在外,不仅会增加建设成本,还可能拖慢 6G 标准化进程,毕竟德国目前连 6G 何时能投入实际使用都还没有明确时间表,相关研发人员也坦言 6G 标准化进程会耗时很久。 默茨的这一决定看似是为了战略安全,实则可能影响德国 6G 建设的效率和性价比,毕竟通信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靠闭门造车实现的。 大家觉得德国这种排斥中方组件的做法会影响全球 6G 的推进节奏吗?德国又能否在缺少国际主流组件支持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6G 建设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