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有分析认为,中国昨晚通过新闻联播开场,等同于突然宣布了一个鲜明态度:认清形势。节目一开始就把先辈牺牲、外部风险摆在台前,意思很直接:和平和发展要靠持续投入与清醒判断。 1952年冬天的上甘岭战役,21岁的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枪眼,为战友开辟通路。正是无数这样的英雄,将战火阻于国门之外,用热血铺就了如今的安稳生活,这不是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和平最坚实的根基。 可当下的国际环境并不平静。2024年全球武装冲突多达61起,创下近80年来最高纪录。欧洲战事绵延四年,不仅让当地民众受苦,还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让我们的能源进口成本也水涨船高。 这些动荡早已传到身边。广东一家电子元件厂去年因国外技术限制,核心芯片断供三个多月,几百名工人差点没活干;我们吃的大豆六成以上靠进口,一旦供应链出问题,超市里的豆油、豆腐价格就可能波动。 面对复杂局势,各国都在加紧提升实力。2025年美国军费占GDP比重3.5%,俄罗斯4.1%,而中国仅1.3%。但中国投入重效率,高超音速武器、航母编队等关键领域持续突破,国防现代化稳步推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质战斗力的崛起。2025年新疆军区的实战化演练中,无人机蜂群侦察、无人车破障,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打出“组合拳”,基层创客研发的无人机还能抗电磁干扰、精准爆破,极大提升了作战效能。 科技和产业链的较量同样激烈。美国想限制中国技术,却在稀土加工上极度依赖我们。2025年中国稀土加工产品出口量占全球八成,而美国自身产能仅能满足10%需求。这背后是硬核技术支撑:广西贺州的自动化生产线,让稀土产品合格率从85%提至95%,AI大模型还在助力第六代生产线升级。 这一切离不开技术传承与攻坚。当年徐光宪院士首创串级萃取技术,迫使美日稀土厂停产,如今我们又通过“强基工程”,聚焦芯片、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用“揭榜挂帅”机制集中攻关,守护产业链安全。 国家在筑牢防线,民生保障也没落下。广东为2.4万中小微企业提供3500亿元风险保障,甘肃让56万农村女性受益于“两癌”保险,这些政策都在对冲外部风险,守护普通人的生活。 外贸结构也在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中西部省份进出口增速领跑全国,不再依赖单一市场,让外贸更具韧性。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在复杂环境中站稳脚跟。 网友们纷纷留言:“不是制造恐慌,是清醒的警醒”“英雄的牺牲不能忘,当下的奋斗不能停”“国家筑牢屏障,我们做好本职,就是守护和平”。 其实新闻联播的这场特殊开场,核心就是提醒大家:和平弥足珍贵。国家在国防、科技、民生领域持续投入,我们每个人在岗位上脚踏实地拼搏,才能共筑和平之基,守护好先辈用牺牲换来的安宁。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