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

烟雨评社 2025-11-19 10:37:13

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不是中国“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撑”的资格吗? 当年二战时日本还能靠着掠夺东南亚的矿产和粮食硬撑几年,可现在的日本早就被进口依赖缠得动弹不得,别说 14 年,能不能撑过 14 个月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能源方面日本的短板简直肉眼可见,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核电机组大面积停运,这一下就让它的能源自给率从 19.9% 直接跌到 6.3%,在 34 个 OECD 国家里排倒数第二。虽说上世纪 70 年代就建起了石油储备体系,能撑 241 天,但这点储备在持续消耗面前根本不够看。 日本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高达 99.7%,其中八成要从中东进口,2025 年 9 月它的原油进口量还在同比微增,意味着需求没减依赖度也没降。天然气看似从多个国家采购,可工业用电价格比震前涨了 40%,普通家庭电费也涨了 25%,这些成本最终都落到了民众和企业身上。 工业领域的矿产依赖更是让日本没了持久战的底气。它有储量的矿种只有 12 种,像锂、钴这些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的核心原料,六到七成的冶炼都离不开中国。稀土方面 2025 年对中国依赖度虽降到 60%,但不少企业还通过东南亚国家曲线采购,实际依赖度可能更高。 2025 年日本拿出 54 亿元人民币补贴企业开发关键矿产,还和美国搞供应链协议,可就算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矿石,最后还是得运到中国精炼,成本比直接进口成品高 3 倍以上,原本 2030 年实现稀土自给率 50% 的目标,现在连 30% 都达不到。 半导体产业也一样,东京电子近三成九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而生产所需的镓、锗等基材,九成以上都要靠中国供应。 民生领域的漏洞更让人揪心,2024 年夏天的极端高温让日本大米歉收,一场 “令和米荒” 持续发酵。5 公斤装的大米均价涨到约 211 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90% 的日式点心厂商都被迫涨价。 政府投放储备米后,库存从 91 万吨锐减到 30 万吨,可 3 月拍出的 21 万吨储备米里,只有 1.9% 运到了零售商手里。 米荒还逼得不少米店倒闭,2024 到 2025 年度有 88 家米粮相关店铺停业,创五年新高,有些店要么无米可卖,要么因进货价太高陷入赤字。为了缓解短缺,日本时隔 25 年首次从韩国进口大米,连主食都要靠进口,供应链一旦断了后果不堪设想。 日本那些看似完善的储备数据,金属矿撑 180 天、石油撑 241 天,都是静态下的理想情况。现代竞争拼的是完整工业体系和稳定供应链,一个能源、矿产、粮食都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一旦外部供应中断,生产线会停摆,民生会陷入混乱。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资源依赖不是日本的专利,但日本的困境提醒我们: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而和平稳定是资源安全的前提,与其幻想"撑",不如脚踏实地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的未来。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