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泰国突然宣布了! 泰国总理阿努廷·参威拉恭在国家稻米政策与管理委员会会议上通报,中国已确认追加采购50万吨泰国大米。 这消息乍一听挺普通,不就是多买了点大米嘛,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50万吨背后藏着中泰两国在全球粮食市场的「棋局」。先看泰国这边,今年大米出口有点难,上半年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少了27%,出口额更是跌了36%。为啥?越南后来居上抢了市场,印度又放开出口加大竞争,再加上传统买家印尼、菲律宾需求减少,泰国大米一度陷入「卖难」困境。这时候中国追加的50万吨订单,相当于给泰国农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按泰国总理的说法,订单确认后市场信心指数一周内就回升了12个百分点,茉莉香米价格直接涨到每吨13000泰铢。 不过中国买米可不是单纯「救场」。虽然咱们国家粮食储备够吃3.8年,河南一个省的粮食自给率就能养半个中国,但进口大米早就是咱们粮食安全战略的「固定动作」。这次采购更像是精准补位:全球米市波动大,印度限制出口、越南涨价,提前锁定泰国的长期供货,能平抑价格波动,避免高价抢货的被动局面。而且泰国茉莉香米正好填补国内粳稻、籼稻之外的高端需求,去年进口量就有28.6万吨,预计2025年能突破43万吨。 这事儿还藏着中泰合作的「暗线」。中老铁路通车后,泰国大米可以通过铁路冷链直达中国西南,运输成本降40%、时间缩到3天。最近泰国又出台新规,农民团体出口大米直接免许可证费,中小企业费用也大幅下调,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给中泰粮食贸易铺路。更长远的是,两国在农业科技上早就开始合作,比如联合开发的耐涝水稻品种,已经在湄公河流域种了10万公顷,帮当地农户抵御气候变化风险。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为啥不多买自己的大米?其实这里面有本精细的「经济账」。咱们进口大米主要是调剂品种结构,像泰国香米主要供应高端市场,对国内主粮市场冲击小。而且通过RCEP框架下的关税减免,泰国香米在华终端售价能降8%,消费者得了实惠,泰国农民也能多卖点钱。这种双赢的买卖,比单纯的援助更可持续。 对泰国来说,这笔订单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今年泰国农产品出口额突破1.8万亿泰铢,中国占了近三分之一,但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也有风险。所以泰国总理一边感谢中国,一边又宣布向新加坡卖了10万吨大米,这是在分散市场、降低单一依赖。不过短期内,中国市场的「定海神针」作用还是不可替代——上半年泰国对华大米出口量同比涨了110%,直接补上了其他市场的缺口。 说到底,这50万吨大米是中泰两国在全球粮食供应链变局中的一次精准落子。对中国来说,是「端牢饭碗」战略的一部分;对泰国来说,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合作模式正在从单纯的贸易向农业科技、物流运输等全链条延伸。比如中泰联合打造的跨境农产品枢纽,未来能让泰国大米在3天内从湄南河畔走上中国西部餐桌。这种「从种子到餐桌」的深度合作,或许才是中泰粮食贸易最值得期待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泰国阿努廷 泰国大米出口 米泰国香米 泰国茉莉花大米 亚洲大米价格 泰国米 阿努廷连任

龙游四洲
13000元一吨泰国香米,换算人民币是2800元人民币一吨,每斤是1.4元,国内零售4元多一斤,比泰国出口价高3倍,钱谁赚了?
用户14xxx24 回复 11-19 21:06
你要这么算账的话,啥都不要买了,整个流通环节都要赚钱的,到终端用户手里,最少要倒四五手的。
Lu King 回复 11-19 20:19
泰国应该往日本出口,那里大米多贵啊,20块一斤米
哥可扛刺激了
几天前的新闻了你还在这炒冷饭,没什么好写就别写了
灰太狼他爹
50万吨不够中国半天消费
用户10xxx21 回复 11-19 21:46
中国算8亿人吃大米,一个人一天按0.6斤算800000000x0.6=480000000=240000000公斤=240000吨=24万吨。够吃两天
拔萝卜
中国买什么涨什么!何必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