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印度政府突然宣布了。 时间回到2019年8月5日,新德里取消

优雅高耸的山丘 2025-11-19 02:18:38

果不其然。 印度政府突然宣布了。 时间回到2019年8月5日,新德里取消了查谟—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随后把当地改成两个直辖单位,管控和修路都在加码。立场摆得很直:不搞分割,不给模糊空间,目标是把北面的通道握稳。 具体往前捋,1947年分治那天起,克什米尔就没安生。当地大君辛格签了加入文书,印度部队赶到斯利那加顶住第一波冲突。1948年联合国提过撤军后公投的路子,但1972年西姆拉协定把焦点拉回两边自己谈,印度不再认多边框架,巴基斯坦坚持旧决议,起点就对不上。 地图摊开看,公开资料显示,印方管着大概一半以上的地盘,包括谷地和大部分拉达克,巴方掌握约三成,中国实际管控约一成多。人口和城镇集中在印控区,谁要分割就会动到密集区和交通线,风险极高,这一条让双方都不愿开口。 水的问题更硬。1960年的印度河用水条约把三条东部河分给印度,三条西部河留给巴基斯坦。巴国农业命脉扣在西部河上游,水源多在印控区。印度上游修坝修渠,巴方多次提异议,像巴格利哈尔和基尚冈加项目都走到世界银行指定专家裁决。分割一谈到河道,就变成上游下游的直接掰手腕。 再看通道。2015年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从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穿下去到瓜达尔,长度大约三千公里,是巴方当前最重要的运输和产业线之一。印方把这条线视为北向受阻的标志,觉得自己的中亚触角被卡住。要是分割让路,巴方担心走廊受影响,印方则担心北向通道再被锁死。 地面动作也能说明意图。印度在拉达克和克什米尔一线加快公路和隧道,阿塔尔隧道通车后,佐吉拉隧道也在推进,冬季补给和兵力机动更稳。这不是单纯的民生建设,服役的部队运输、物资保供都因此更顺,支撑印方长期固守。 往外看,印度海上运输能力一直强,但陆上北进受限,巴方不开放通行,伊朗路线曲折且不稳定。控制克什米尔这块山口和谷地,对印度打通去阿富汗和更北方向的线,意义明显。印方思路就是海上和陆上都要抓,不留短板。 安全层面的阴影一直在。1989年后当地暴力事件高发,执法和武装对峙长期存在。2016年布尔汉·瓦尼被击毙引发大规模冲突,2019年普尔瓦马爆炸让四十名印方人员遇难,随后印方空袭巴控区,双方都拥有核力量,每次摩擦都在压红线。这种背景下,分割谈判难以启动。 内部约束也牢固。印方取消特殊安排后,行政和警务全面直管,不再给分割留下制度通道。巴方把走廊和水资源视为生命线,无法承受任何削弱。两边的红线都清晰,谈让步就是触底线。 第三方斡旋空间有限。联合国早年的决议还在,但印方强调双边解决,巴方强调老路公平,各自话术不兼容,外力很难把两边拉到一张桌上讨论具体划线。 把这些要点合在一起,结论直观:分割不谈,是因为地盘、通道和水源捆在一起,谁让一步都可能影响全国层面的安全和发展。双方现在的做法,是沿着实际控制线稳住,边修路边增兵,保持自己这一侧的主动。 从现实出发,短期内更可能看到交通设施继续完善、执法力度继续维持,小规模摩擦时有发生,但整体框架不动。 一句话收尾:克什米尔是两边的硬核要地,不是普通争议,现状就是各自守线,各自加码,谈分割没有条件。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优雅高耸的山丘

优雅高耸的山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