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

明月文史世界啊 2025-11-18 22:11:31

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久,联合国10月初又开口要钱,否则只能裁员,结果到10月底,我们又全额汇出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这事一出来,网上直接炸了锅。很多人直呼“肉疼”,觉得这钱交得太不值。 先给大伙儿扒个明白! 咱网上吵得火热的“两次交50多亿”,其实是个小误会——那6亿8573万美元,就是2025年的联合国常规会费,折合人民币约48.8亿,网友口中的“又交一笔”,实则是这笔会费的足额到账。 但即便如此,近50亿的真金白银砸出去,换谁都会嘀咕两句“肉疼”,毕竟这钱要是花在民生上,能修多少所学校、建多少家医院啊! 可咱得先搞清楚:这钱不是“白给”,更不是“冤大头”,背后藏着大国的责任,也藏着国际博弈的门道。 更气人的是,咱这边足额缴费被联合国特意用中文说“谢谢”,那边美国却在疯狂拖欠! 作为会费占比22%的第一分摊国,美国自2025年1月以来就没缴过一分钱,不仅欠着今年该交的8.26亿美元,连2024年的旧账都没结清,累计拖欠总额超30亿美元。 这数字有多夸张? 差不多等同于联合国2026年一整年的常规预算,直接把联合国逼到了“不补齐就破产”的绝境! 更讽刺的是,美国2025财年军费都快冲到9000亿美元了,零头都比会费多,却偏偏在联合国会费上装穷,说白了就是把“欠费”当施压工具,想逼联合国围着自己的利益转。 咱再说说这钱到底花在了哪儿,真不是打了水漂! 联合国会费按“支付能力原则”分摊,中国20%的占比,对应的是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也换来了实打实的国际话语权。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已经派出4.9万余名维和官兵,现在还有1800多人在8个任务区执行任务,出兵数在安理会五常里稳居第一。 这些维和部队背后,就有咱缴纳的会费支撑,他们在利比亚、南苏丹等地守护和平,既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咱的海外利益和国际环境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会费还用于人道援助、难民安置、全球公共卫生合作,这些事看似离咱远,实则关乎全球稳定,而稳定的外部环境,正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网上喊“不值”的朋友,心情咱完全理解,但咱得算笔长远账。 要是联合国因为缺钱停摆,谁来制衡单边主义? 谁来协调全球危机? 美国巴不得联合国变成自己的“后花园”,而中国足额缴费,就是在给多边主义撑腰,让联合国不至于沦为某一个国家的工具。 当然,联合国也不是完美的,行政开支可以更精简、经费使用可以更透明,这也是咱一直推动改革的方向,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否定缴费的意义——大国崛起从来不是关起门过日子,而是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有影响力,能主导公平正义的规则。 三个知识点戳透本质:会费分摊是国际地位的晴雨表,中国20%的占比从侧面印证了全球影响力的提升,这是花钱买不来的;美国拖欠是战略级“耍无赖”,利用联合国制度缺陷“以欠费换让步”,破坏的是全球治理秩序;缴费的核心是“买话语权”,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国际规则制定,都离不开实打实的责任担当,而会费就是重要的“入场券”。 你觉得美国故意拖欠会费,联合国该拿出硬手段制裁吗? 我觉得早该按宪章办事,让它丧失投票权才解气! 要是联合国能把行政开支再砍一半,你会不会觉得这笔会费花得更值? 我猜肯定会,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 网友的“肉疼”是朴素的民生关切,但大国的担当从来不能只算眼前账。 中国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不是傻,而是清醒的战略选择——既守住了国际责任的底线,也攥紧了全球治理的话语权。 美国的拖欠越离谱,越能凸显中国的负责任,也越能让更多国家看清谁在真心维护多边主义。 这笔钱,看似“肉疼”,实则是为长远发展和国际公平正义投下的关键一票,值不值,时间会给出最有力的答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明月文史世界啊

明月文史世界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