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这是着急了,眼看自己在中国眼中的地位要被西班牙取代了。这一次,也是拼了,直接邀请中国参加G7会议了,同时法国总统马卡龙要在十二月访华。 西班牙这两年的对华操作,简直像开了挂一样。以前提起中欧合作,大家先想到的是德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西班牙顶多算个 “配角”。 可现在不一样了,西班牙硬生生凭着一股务实劲儿,把自己变成了中国在欧洲的 “热门搭档”。 2023 年中西双边贸易额直接冲到 510 亿欧元,同比增长 8.5%,这增速比不少欧洲大国都快得多。 更亮眼的是出口端,西班牙的橄榄油对华出口三年里翻了一倍还多,从 2020 年的 1.2 万吨涨到 2023 年的 2.5 万吨,现在中国超市里摆的进口橄榄油,每四瓶里就有一瓶来自西班牙。 除了农产品,新能源领域更是西班牙的发力点。2023 年西班牙对华出口的光伏组件增长 45%,占中国进口份额的 12%,不少中国光伏企业还跟西班牙合作建了海外工厂,把产业链直接搬到当地。 西班牙不搞那些意识形态捆绑,只要是互利的合作就敞开了干,这种务实态度刚好戳中了中国企业的需求。 反观法国,这两年的对华合作多少有点 “慢半拍”。2023 年法中贸易额虽然还有 620 亿欧元,比西班牙高了一点,但增速只有 3.2%,比西班牙低了 5.3 个百分点。 法国的优势产业原本很能打,空客飞机、波尔多红酒、法式奶酪都是中国市场的常客,可现在增长势头明显放缓。 更让法国着急的是,在欧盟内部,西班牙正在分流对华合作的话语权,不少中国跟欧洲的合作项目,现在都愿意先跟西班牙对接,法国担心再这么下去,自己 “欧洲对华合作领头羊” 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所以法国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 “急中生智”。邀请中国参加 G7 会议,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G7 向来被视作西方阵营的 “小圈子”,过去不少议题都围着对华制衡转,现在法国主动把中国请进来,就是想打破这种对立思维,用务实合作替代口水战。 毕竟 G7 里的美国、英国还在搞对华技术封锁,法国偏偏反其道而行,就是想抢占对华合作的先机。 而马卡龙十二月的访华,更是带着明确的 “任务清单”。法国想推动空客拿到更多中国航空公司的长期订单,还希望扩大法国牛肉、猪肉的对华出口,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 核能领域也是重点,法国的阿海珐集团跟中国在核电站建设上有过合作,现在想趁着中国能源转型的机会,再拿下几个新项目。 除此之外,法国还想跟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转型上深化合作,毕竟这些领域都是未来的风口,晚一步就可能错失整个市场。 其实法国的焦虑也能理解,在大国博弈的当下,谁能抓住中国市场,谁就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西班牙的优势在于灵活务实,不纠结于意识形态差异,一门心思搞互利共赢;而法国之前总端着欧盟大国的架子,在对华合作上有些瞻前顾后,现在看到西班牙后来居上,终于醒悟过来。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合作,拼的就是务实和效率。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永远的 “小圈子”,只有永远的互利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