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无恶不作的大地主丁枕鱼被抓后,看到了王树声,急忙喊:“亲外孙,快救舅爷一命!”王树声听罢放下了手枪,众人都以为他要徇私舞弊,结果王树声举起大刀,说:“子弹多宝贵,我来杀这个坏蛋!” “他是大家的罪人,是农会的敌人!今天,我就给大伙一个交代!”王树声洪亮的声音在晒谷场上空回荡,围观的农民们顿时安静下来,这位年仅21岁的农会领导人,此刻正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因为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的亲舅公丁枕鱼。 1926年的麻城,农民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丁枕鱼作为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还组织反动武装与农会对抗。据《麻城革命史》记载,他曾公然带人捣毁农会办公室,殴打农会干部,当地农民对他恨之入骨。 当丁枕鱼被押解到会场中央时,这个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地主终于慌了神。他死死盯着王树声,声音颤抖地哀求:“外孙啊,我们是一家人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这番话让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围观的农民们窃窃私语,不少人担心王树声会因亲情而手软。 然而,王树声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只见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枪,转而从队员手中接过一把大刀。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 在当时,农会武器匮乏,每一颗子弹都极其珍贵。王树声的这个选择,既是为了节约弹药,更是表明了他与旧势力彻底决裂的决心。 “子弹要留着对付更凶恶的敌人。”王树声环视在场的群众,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几个农会会员上前按住不断挣扎的丁枕鱼,晒谷场上只剩下丁枕鱼粗重的喘息声。 手起刀落。鲜血溅在干燥的土地上,很快就被黄土吸收。人群中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王树声站在原地,手中的大刀还在微微颤动。他看着倒在地上的丁枕鱼,眼神复杂,但握着刀柄的手始终没有松开。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刀,彻底改变了麻城农民运动的局面。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农民纷纷加入农会,地主豪绅的气焰受到沉重打击。王树声大义灭亲的事迹很快传遍鄂豫皖地区,成为农民运动中的一段传奇。 而处决丁枕鱼的过程,被详细记录在地方革命史料中。这一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这一事件也成为了王树声革命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后,他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从麻城农民运动的领导者成长为红军高级将领。1955年,王树声被授予大将军衔,这是对他革命生涯的肯定。 只能说,在革命洪流中,个人情感与阶级立场之间的抉择往往残酷而必然。王树声大义灭亲的举动,不仅清除了革命道路上的障碍,更彰显了革命者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这一事件至今仍在提醒我们,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个人的选择如何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学习时报|《为革命不讲情面的王树声》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