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

云鹤之史 2025-11-18 17:55:11

日本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乌克兰跟俄罗斯那样陷入长期对抗,日本得提早把后勤补给这一块准备扎实。   他这话表面是说打仗时后勤重要,得提前囤物资、保运输,但往深了想,其实他有点露怯。他明白如果真跟我们长期耗下去,日本自己未必撑得住。   首先得掰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儿:日本是个资源空心化的国家,手里的战略物资几乎全靠“进口续命”。   就说打仗最离不开的石油,日本本土一滴原油都产不出来,全靠从中东、俄罗斯那边拉。   现在日本石油储备号称能撑158天,看着挺多,可那是和平时期的正常消耗。   真要是进入长期对抗,战机、军舰、坦克天天开,石油消耗得翻好几倍,158天撑死了也就半年光景。   更要命的是,这些宝贝疙瘩的运输线,简直就是日本的“咽喉”——从波斯湾出来走马六甲海峡,再穿过南海、台湾海峡到日本,这一路上每一段都在中国海军的覆盖范围里。   山东舰、辽宁舰的编队不是摆着看的,东风系列反舰导弹更不是闹着玩的,真到那份上,日本的油轮能不能安全开回来都是个问题,提前囤的那点油,无非是延缓渴死的时间。   除了石油,还有个更致命的——稀土。现在的先进武器,小到导弹导引头,大到航母甲板钢,都离不开稀土。日本自己的稀土储量连世界的0.1%都不到,90%以上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   这些年日本喊着“稀土自主”,又是在澳大利亚建工厂,又是在非洲找矿,可折腾了半天,实际进口量还是没降多少。真要是断了供应,日本的军工生产线用不了一个月就得停摆。   F-35战机造不了,宙斯盾舰的雷达转不动,连普通炮弹的引信都生产困难,到时候手里的武器打一件少一件,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消耗,这仗还怎么打?南云说要“准备扎实”,可这种把命门交在别人手里的“扎实”,本身就是个笑话。   军工产能这块更是戳一下漏一地的筛子。日本总吹自己工业发达,汽车、电子造得好,可民用工业转军工不是换个生产线那么简单。   就说坦克,日本的10式坦克一年才造十几辆,生产线早就萎缩了;军舰看着下水不少,可关键部件比如燃气轮机,还得靠美国进口。   反观中国,光是成飞、沈飞的战机年产量就顶得上日本整个军工体系的总和,造船厂更是“下饺子”一样造军舰,从护卫舰到航母,全产业链都能自己搞定。   长期对抗拼的就是产能,日本这边造一辆坦克的时间,中国能造一个营,这种差距不是靠“提前准备”就能补上的。南云心里门儿清,所以才急着提后勤,本质上是知道自己的产能根本耗不起。   还有运输线的防护问题,日本更是没辙。日本90%的进口物资都靠海运,可日本的海上自卫队看着人多船多,真要应对大规模封锁还差得远。   现在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早就具备了远洋活动能力,驱逐舰编队也能实现常态化战备巡航,真要是掐断日本的海上运输线,日本的反潜力量根本顾不过来。   之前日本搞的“西南诸岛防御”,修了几个弹药库,摆了点反舰导弹,看着挺唬人,可那些弹药库全在导弹射程之内,真打起来第一波就可能被端掉。南云说要“保运输”,可连运输线都护不住,囤再多物资也只是给别人送菜。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这些年喊的“弹药储备倍增计划”,喊了五年都没完成。原本计划2023年把弹药储备提升到能支撑“西南有事”的水平,结果到现在还差一半。   不是不想囤,是没钱也没产能——日本的国防预算看着年年涨,可大部分都花在了买美国的武器上,留给弹药储备的钱没多少;国内的军工企业要么产能不足,要么报价虚高,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南云现在提后勤,也是在给日本政府施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实打实的钱和产能,再怎么喊“准备”都是空口号。   说到底,南云的话就是认清了现实——日本的国情决定了它根本耗不起长期对抗。资源靠进口、产能跟不上、运输线没保障,这三大命门全捏在别人手里。   乌克兰能撑到现在,靠的是西方源源不断的援助,可日本要是真出事,谁能像援助乌克兰那样援助它?美国自己都有一堆麻烦,不可能把宝全押在日本身上。   南云说“提前准备后勤”,不如说是提前认怂,他心里清楚,真要是跟中国耗起来,日本的后勤补给撑不了多久,到时候不是“准备扎实”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根本撑不下去的现实。这种表面强硬下的露怯,才是他这话里最真实的意思。

0 阅读:73
云鹤之史

云鹤之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