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俄乌冲突突然捅了“马蜂窝”,乌克兰这次是真没怂直接掏出国产远程导弹,对着

非常盘点中 2025-11-18 01:24:35

昨天凌晨俄乌冲突突然捅了“马蜂窝”,乌克兰这次是真没怂直接掏出国产远程导弹,对着俄罗斯本土关键目标猛轰,港口油库炸得火光冲天,连俄军号称“护身王牌”的S-400防空系统都被端了,全球油价当场飙升2%。 本来俄罗斯打得挺如意算盘,凌晨偷偷摸过来搞空袭,想复刻之前靠导弹突袭占便宜的套路。这次也是下了血本,巡航导弹、自杀式无人机黑压压一片往上冲。 摆明了想砸烂乌克兰的防空网和关键设施,让乌军冬天连取暖的能源都摸不着。可他们没想到,乌克兰这次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非但没被打懵,反而掏出了压箱底的国产家伙事儿。 俄军的空袭刚起飞没多久,乌克兰火点公司造的 “火烈鸟” 远程导弹就顺着导轨蹿了出去。这玩意儿弹体涂得像粉色火烈鸟,看着花哨实则狠辣。 飞 3000 公里都没问题,弹头最重能扛 1.15 吨炸药,打港口油库简直是 “大炮轰蚊子” 级别的降维打击。更要命的是,乌军现在一天能造 7 枚这导弹,早不是之前靠西方援助过日子的光景了。 第一波 “火烈鸟” 就奔着俄罗斯的港口油库去了,火光冲天得连卫星图上都看得清清楚楚。紧接着更劲爆的来了,另一批导弹直扑克里米亚的 S-400 防空阵地。要知道这 S-400 可是俄军吹上天的 “防空天花板”,结果愣是没拦住。 后来军事专家分析才搞明白,这导弹虽然是战时凑出来的简易款,弹翼都没法折叠,发动机就挂在尾巴上,但架不住制导准啊,GPS 加惯性导航盯着目标往死里扎,14 米的命中精度足够戳穿 S-400 的雷达盲区。 其实乌克兰早就不是第一次摸俄本土的家底了,今年 6 月那回 “蛛网” 行动,117 架无人机炸得俄军机场火光四起,虽说双方对损失数吵得不可开交,但至少证明乌军有能力在俄境内搞 “精准爆破”。 这次有了 “火烈鸟” 当主力,更是如虎添翼。之前用西方的 “风暴之影” 还得看脸色,现在国产导弹想打哪就打哪,连泽连斯基都敢说 “这是独立行动,没靠别人帮忙”。 俄罗斯这边脸都绿了,普京之前特意划过红线,说谁敢用远程武器打俄本土,就得吃 “惊人回应”,甚至放话不排除用核武器。 可真等 “火烈鸟” 炸了油库端了防空系统,俄军的反击反倒没那么硬气。倒是布良斯克州的化工厂先遭了殃,被乌军另一波导弹炸得生产火药的设备全歇菜,要知道那可是俄军火箭弹的 “燃料仓库”。 更尴尬的是西方盟友的反应,英国首相斯塔默还在伦敦开会吆喝着要给乌克兰更多导弹,可欧盟那边早就兜里见底了。 1400 亿欧元的俄资产冻着不敢动,说好的援乌资金连影子都没凑齐,比利时还在担心法律问题拖后腿。美国倒是嘴硬,可特朗普私下跟普京通话完也承认,俄方态度坚决,但美方压根不知道乌军要炸俄本土的计划。 全球市场更跟着慌了神,国际油价当场飙升 2%。毕竟被炸的港口油库占俄罗斯原油出口的不少份额,万一冲突再升级,全球能源供应都得抖三抖。 还好欧佩克赶紧放话,说能取消减产填缺口,沙特现在每天快产 1000 万桶原油,就怕油价疯涨收不住。可这也架不住俄军防线的漏洞越来越明显。从 6 月的无人机偷袭到现在的远程导弹直击,俄本土的防空网像是漏了筛子。 说到底,这事儿戳破了两层窗户纸:一是乌克兰早就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了,国产导弹量产後手里有了硬筹码;二是俄军的 “护身王牌” 没那么神,S-400 被端了不说,连本土关键设施都守不住。 普京之前划的红线被踩了,可真要动大杀器又得掂量全球反应;西方想援乌却没钱,想制裁俄又怕油价涨,里外都是难。 现在俄乌冲突算是彻底变了味,以前是俄军导弹炸乌境内,现在是乌军导弹轰俄本土。这 “马蜂窝” 一旦捅开,再想按回去可就难了。 毕竟手里有了 3000 公里射程的导弹,乌克兰腰杆硬了,谈判桌上的筹码自然也多了。而俄军要是找不回场子,怕是以后本土的安宁日子更难有了。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