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周总理唯一的“儿子”,隐藏真实身份50年,父子俩只见过一面 周恩来夫妇没自己的孩子,早年过继了堂弟的孩子周保章和周保庄,那是在1938年武汉的事儿。外界都知道这个,但周总理还有个义子叫王戍,这事儿藏得深,直到后来才曝光。王戍是周恩来的表侄,1922年生在绍兴,家里是书香门第,父亲王贶甫在当地商会干活。王戍从小就聪明,爱读书,中学时正赶上抗日战争爆发,他对国家大事挺上心。那时候周恩来在国民党政府任职,1939年春从新四军那边回桂林,特意绕道绍兴,一来祭祖,二来动员家乡人抗日,顺便摸摸地下党情况。王戍17岁,正放假在家,第一次见这位表伯,就被他的风度吸引住了。周恩来夫妇无嗣,王戍的出现成了特别的缘分。这段关系不是随随便便的,周恩来看重王戍的潜力,才有后来的事。 1939年3月底,周恩来到绍兴,名义上祭祖,实际干了不少抗日宣传。商会安排接待,王子余是周恩来的姑父,帮着张罗一切。周恩来带秘书和警卫,王戍也跟着参与。族长周希农拿出族谱,周恩来补上自己的名字和邓颖超的资料。王戍在一旁看着,这事儿让他印象深刻。晚宴上,周恩来谈抗日,大家听得认真,王戍也记在心里。第二天去祭祖,船上周恩来问当地情况,王戍听着学了不少。扫墓后去大禹陵,王戍讲大禹故事,周恩来补充知识,王戍觉得表伯见识广。晚上题字,周恩来给王戍写了激励的话。王戍想跟周恩来抗日,周恩来觉得他小,就认他做义子。王戍答应了,周恩来又题词,临走给20块钱,让他好好学。两人就此分开,王戍把这事儿埋心里,50年没对外说。 王戍听周恩来的话,没沾光,没特殊待遇。周恩来有家规,不许亲属搞特殊,不许炫耀关系。王戍严格遵守,从不提义子身份。1940年,日军轰炸绍兴,王戍随父去福建,在银行干活,还坚持自学。1945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上海解放,他参加南下服务团,到福建工作。先在福州市政府,后调福建高级工业学校,一干就是几十年,当老师培养人才。王戍写信给周恩来,周恩来不回,为的就是不让他有优越感,也不让单位特殊照顾。这是后来王戍从父亲那儿知道的。周恩来只寄了张照片,背后写着给义儿的字。王戍明白用意,更低调做事。周恩来夫妇的家规影响深远,王戍和其他亲属都扎根基层,不求高位。 周恩来处理亲属关系一向公道,不给特殊待遇。周保章和周保庄过继后,也没沾光,周保章在小厂当文书,一辈子普通人。周恩来叮嘱他们做普通劳动者,王戍也一样,没用关系升职。1978年,绍兴市委整理周恩来资料,请王戍回忆1939年的事,他的身份才曝光。那时他已退休,大家才知他藏了50年。晚年王戍说,自己就是普通人,想基层扎根,不求啥。周恩来去世后,王戍更铭记教诲,继续低调生活。王戍的教育工作贡献大,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没靠背景,全凭努力。这事儿反映周恩来作风,亲属不搞特殊,全党榜样。王戍的故事接地气,普通人也能学。 王戍一生平凡,却有内涵。他没利用关系,靠自己考大学,参加工作。福建工业学校,他教书育人,几十年如一日。学生后来建新中国,王戍功劳不小。周恩来不回信,其实是教育方式,让王戍独立。王戍懂了,没怨言,继续干。周家其他亲属也这样,周恩来大弟的儿子生活难,周恩来帮着,但不特殊。周恩来回绍兴时,国民党监视,他还得小心。王戍那次参与,学到抗日精神,一辈子受益。身份藏50年,不是为藏,是为不炫耀。周恩来教导深,王戍践行好。这故事告诉人,低调做事,没坏处。 1939年那次,周恩来绕道绍兴,实际调解新四军内部事,顺带抗日宣传。王戍参与祭祖,见证历史。周恩来题字激励抗日,王戍记牢。两人分开后,王戍去福建,避战乱,继续学。考上交通大学,专业知识强。解放后南下,福建工作稳定。周恩来照片寄来,王戍珍藏,当动力。家规第十条,不得以私谋利,王戍最守这点。同事不知他背景,他也不说。1978年曝光,大家敬佩。王戍晚年回忆,周恩来影响大,让他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事儿有逻辑,低调源于教育。 周恩来一生忙国事,亲属事处理严。认王戍为义子,是看他潜力。王戍没辜负,教育一线贡献。福建学校,他教工业知识,学生多成才。王戍退休后,绍兴请他讲历史,他才说。身份曝光,没变他作风,继续低调。王戍逝世于2020年,98岁,骨灰盒放题字和奖章,简单有意义。周恩来其他义女也低调,孙维世例外,但王戍最藏深。这故事接地气,像身边人。周恩来不给名分,是为他们好,避免麻烦。王戍懂了,一辈子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