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日媒报道,日本准备把自卫队“1等陆佐”等数字称呼改回“大佐”等传统叫法,同时把“普通科”改成“步兵科”,目标是在2026财年前后完成,理由是与国际通行称谓对齐。
大佐” 这俩字,哪是普通军衔,那是刻在亚洲人民血泪里的噩梦符号。当年侵华战争中,多少双手沾满鲜血的日军指挥官,肩膀上扛的就是 “大佐” 肩章。
南京大屠杀里,下令展开 “百人斩” 竞赛的野田毅、向井敏明,军衔正是大佐;731 部队里,主导活体实验、用中国人做细菌试验的恶魔中,不少也顶着这个头衔。
如今把这个沾满血污的称谓捡回来,不是缅怀历史,而是在践踏历史正义。
再看 “步兵科”,这名字一出来,就勾起了无数惨痛回忆。二战时,日军步兵就是侵略的急先锋,他们的军靴踏遍了东亚、东南亚的土地。
从旅顺大屠杀中不分老幼的疯狂杀戮,到平顶山惨案里对 3000 多平民的集体灭口;从重庆大轰炸时的无差别空袭,到马尼拉惨案中十万平民的惨死,每一场灭绝人性的暴行,都有日军步兵的身影。
现在自卫队要把 “普通科” 改成 “步兵科”,说白了就是想继承旧日军的 “作战传统”,骨子里的扩张野心藏都藏不住。
更让人警惕的是,这波称谓复古,刚好和日本近年的军事动作凑成了 “套餐”。他们一边改名字,一边在西南诸岛疯狂囤兵。宫古岛、石垣岛的军事基地越建越大,“爱国者” 导弹密密麻麻摆上去,甚至还专门组建了 “水陆机动团”,号称要 “防卫离岛”。
而这些部队的核心指挥官,正是未来要换上 “大佐” 肩章的人。二战时,“大佐” 就是日军岛屿作战的核心指挥层级,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冲绳战役里,都是 “大佐” 们带着士兵搞自杀式冲锋。
现在这波操作,明摆着是想复刻旧日军的作战模式,针对谁不言而喻。
日本的军工产业也跟着凑热度。称谓一改,新装备立马跟上,16 式机动战斗车批量采购,专门适配西南诸岛的狭窄道路,列装的就是即将更名的 “步兵科” 部队。
此外,他们还在偷偷研发射程 1000 公里的远程巡航导弹,计划 2026 年量产,而这些攻击性武器的操控者,正是 “大佐” 级别的军官。这哪里是 “自卫”,分明是在打造一支能主动出击的攻击型部队。
恶心的是,日本还拉着北约搞联动。2023 年北约在东京设了联络处,这是北约第一次在亚太搞据点。而北约国家的军衔里,“上校”(对应日本 “大佐”)是地面部队的核心指挥岗,“步兵” 也是各国陆军的基础兵种。
日本这时候改称谓,就是为了和北约 “对上暗号”,方便日后一起搞军演、共享情报。之前他们和美军、英军联合演习时,还抱怨过 “1 等陆佐”“普通科” 这些名字太特别,沟通不方便。
现在改成旧称,说白了就是想彻底融入西方军事体系,在亚太搞军事小圈子。
为了让这波操作 “名正言顺”,日本还在疯狂篡改历史。教科书里删删减减,把 “侵略” 改成 “进出”,把南京大屠杀的细节模糊化,甚至有日剧把二战时的 “大佐” 塑造成 “爱国英雄”。
他们就是想让年轻一代忘了 “大佐”“步兵” 背后的血腥罪行,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军事称谓。这种一边洗白历史、一边复活旧称的操作,比直接扩军更让人不寒而栗。
当年日本靠着 “大佐”“步兵” 搞侵略,最后落得个战败投降的下场,现在想靠着复古称谓招魂,试图重走老路,简直是痴心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