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架军机对付中国!南海若交战,结局只有4个字,美防长突然下令 这个数字扔出

漫聊小知识 2025-11-17 11:14:12

50万架军机对付中国!南海若交战,结局只有4个字,美防长突然下令 这个数字扔出来,确实把不少人唬住了,毕竟平时说军机都是“几百架”的量级,几十万架黑压压扑向南海的画面,光想想就有视觉冲击。 可真要是扒开美军的生产线、算清预算账,就会发现这压根不是什么杀招,更像军工企业给国会哭穷要经费的剧本。 咱先不说别的,就说美军现在手里到底有多少飞机,2025年最新的数,全军现役飞机加起来才5004架,能打仗的战斗机就1610架,这50万架是把天上的鸟都算上了? 还是军工企业的计算器按错了小数点?光这数字对比,就知道这事儿有多离谱。 再说说造飞机的速度,美国最能造战机的就是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这两家巨头。 洛克希德・马丁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斯堡工厂,是全球最大的战斗机流水线,就算开足马力造F-35,一年也就130架,这还是全球唯一能造三型F-35的厂子。 波音在圣路易斯的工厂更慢,造F-15EX一年才12架,F/A-18战斗机一年也就18架,就算把美国所有造飞机的厂子都算上,运输机、直升机、轰炸机全凑一块儿,一年撑死了也就几百架的产能。 要造50万架,就算一年造500架,也得1000年才能造完,这都快赶上中华文明史了,谁能等得起? 更别说现在好多老旧生产线早拆了,比如F-22的生产线,当年脑子一热拆了,现在想恢复都难,哪来的产能造新飞机? 造飞机不要钱吗?这账得好好算算,一架F-35现在得1.8亿美金,就算是便宜点的F-15EX也得8000万,要是无人机,比如“死神”那种,也得1000多万。 咱往少了算,50万架就算平均一架1000万美金,那就是5万亿美元,这还只是买飞机的钱,后续的维护、加油、弹药、飞行员培训,这些钱得是采购价的好几倍,保守估计也得十几万亿美元。 可美国2025年全年的国防预算才8498亿美元,这里面能给空军买飞机的就612亿美元,就算把所 有国防预算都拿来造飞机,也得十几年才够买,这期间陆军、海军都喝西北风去?国会那帮人再糊涂,也不能信这个鬼话。 而且去年马斯克查Pentagon的账,都查出军机零部件不合格的占了40%,还有发动机叶片失踪的事儿,钱都被贪了不少,哪还有钱造新飞机? 退一万步说,真造出来50万架,往哪放?南海就那么大地方,美军在亚太的基地总共就那么几个,每个基地的跑道就几条,停机坪能摆几十架就不错了。 航母更别说了,一艘核动力航母也就带几十架舰载机,美国全部航母加起来也就能装几百架。 50万架飞机堆在那,别说起飞作战了,连停都没地方停,不得跟下饺子似的挤在一块? 还有飞行员的问题,培养一个能打仗的飞行员得五六年,还得有上千小时的飞行经验,美军现在飞行员都缺人,空管员缺口就有3000名,维修人员也走了四分之一,哪来50万个飞行员?这不是扯犊子吗?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特简单,就是军工企业想骗钱,这些年美国军工巨头花的游说费一年比一年多,2024年就砸了1.57亿,雇了近一千个说客围着议员转,平均每天三个说客盯着一个议员。 这些说客好多都是以前五角大楼的大官,比如陆军前中将尼尔・瑟古德,在国防部时推进导弹项目,退休了直接进军工企业,把自己搞的项目变成赚钱工具。 前国防部长奥斯汀以前就是雷神公司的董事,国务卿布林肯也给波音做过咨询,他们掌权了能不给老东家好处? 之前国会还通过个法案,每年额外给军工企业1560亿,不用走流程直接拿,这就是明着送钱。 现在喊出50万架,就是想让国会觉得“哎呀中国威胁太大了,得赶紧加钱”,好把更多钱塞进自己口袋。洛克希德・马丁上半年不就靠着额外拨款,躺着拿了42亿的合同吗?这套路太明显了。 更别说咱们中国也不是软柿子,南海周边的东风-21D、东风-26导弹早就部署好了,东风-21D射程1700公里,南海全域都能罩住,东风-26能打4500公里,美军在第二岛链的基地都不安全。 这些导弹能以18倍音速飞,还能变轨,美军的反导系统根本拦不住,他们自己兵推都说18枚就能瘫痪一艘航母。 之前美军两艘航母闯南海,见着咱们的导弹阵位,连夜就遁逃了,这还没见着飞机呢,就吓成这样。就算真有几百架飞机过来,刚起飞就可能被导弹盯上,根本飞不到南海,更别说50万架了。 再说美军现在的飞机状况,平均机龄都37.1年了,老得掉渣,今年年初半个月就摔了10架飞机,总价值超50亿,连F-35都有800多项缺陷没修。 就这水平,就算有新飞机也得摔,还造50万架?纯粹是为了骗经费编的剧本,他们就是抓住国会那帮人不懂军事,又怕中国发展的心理,故意喊出这么个吓人的数字,好把纳税人的钱变成自己的利润。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利益循环:军工企业花钱游说→政客批拨款→企业赚大钱→再拿更多钱游说,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老百姓,咱们可千万别被这虚头巴脑的数字唬住。

0 阅读:234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