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98岁安然离世,死在浴缸里,门外妻子捧着热茶等他醒来,却等了整整32年,直

悠然话史 2025-11-17 10:48:32

顾维钧98岁安然离世,死在浴缸里,门外妻子捧着热茶等他醒来,却等了整整32年,直到112岁,她也在梦中走了,墓碑上刻着:“顾维钧夫人严幼韵”。   纽约长岛顾维钧墓旁,严幼韵的墓碑立在银杏树下。   碑上 “顾维钧夫人 嚴幼韻” 七个字,映着秋日阳光,藏着两人半世纪的羁绊。   而这份羁绊的起点,是顾维钧早已写满传奇的外交事业。   1888 年顾维钧生于江苏嘉定,20 岁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12 年他学成归国,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与专业素养,进入外交界。   24 岁就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次年调任驻美使馆参赞,开启外交生涯第一站。   那时的他西装笔挺,怀表常别在胸前,在外交场合已显露出过人的沟通能力。   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外交官,后来会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发声。   1919 年巴黎和会,31 岁的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   当列强企图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时,他挺身而出,用流利英文据理力争。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番发言震撼全场。   虽最终中国被迫签字,但他的抗争让世界看到中国外交官的风骨,也让他声名鹊起。   此后他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成为当时中国外交领域的核心人物之一。   1922 年,顾维钧代表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推动签订《九国公约》。   他凭借灵活的外交策略,为中国收回部分山东权益,这是他外交事业的重要突破。   1928 年,他出任国民政府驻法公使,后又兼任驻英公使,往来于欧洲各国。   在国联大会上,他多次用英文阐述中国立场,驳斥西方对中国的不公指责。   每次棘手谈判前,他都习惯整理好西装,别好怀表,站上讲台便思路清晰、言辞犀利。   1943 年,55 岁的顾维钧刚卸任驻英公使,调任驻美大使,正是事业成熟期。   也是在这一年,他在驻美大使馆的新闻会议上,遇见了 32 岁的严幼韵。   当时他正忙着为中国抗战争取美国援助,频繁与美国政界、学界沟通。   严幼韵任新闻秘书,负责整理会议纪要、协调媒体事务,做事干练高效。   他欣赏她的专业,她敬佩他在巴黎和会等场合的担当,两人因工作渐生好感。   1945 年,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他为中国争取到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为国家赢得重要国际地位。   这段时间,他与严幼韵的交往更加密切,她常帮他整理外交文稿、核对英文表述。   1946 年顾维钧卸任驻美大使,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继续活跃在外交一线。   直到 1950 年,他因政局变动,前往美国定居,外交事业暂告一段落。   1959 年,71 岁的顾维钧与 48 岁的严幼韵在纽约律师楼低调结婚。   此时的他虽已退出一线外交岗位,但仍担任国际法院法官,延续着外交相关事业。   他每天会阅读国际法律文件、关注全球外交动态,严幼韵则陪他整理资料、讨论案例。   婚后两人生活规律,清晨一起读英文报纸,傍晚喝茶时,他常给她讲早年外交经历。   从巴黎和会的紧张博弈,到华盛顿会议的艰难谈判,那些故事成了他们的日常话题。   1967 年,79 岁的顾维钧从国际法院退休,彻底告别长达 55 年的外交事业。   退休后的他仍保持着对国际事务的关注,每天听 BBC 新闻、阅读外交期刊。   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外交笔记与回忆录,严幼韵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帮他核对史实。   1985 年,98 岁的顾维钧仍保持着多年习惯:饭后泡澡、读报、梳理过往外交事件。   只是这年的一天,他进浴室后再也没出来,心脏疲劳让他在睡梦中告别了世界。 严幼韵端着热茶守在门外。   医生赶来后,诊断为高龄心脏疲劳导致的自然离世,说他走得没有痛苦。   顾维钧离世后,严幼韵守着他们的老宅,也守着他的外交遗物。   她把他的外交笔记、会议发言稿仔细整理归档,偶尔拿出来翻看,仿佛他从未离开。   74 岁的她没再婚,没搬离住处,餐桌永远摆着他的杯子,墙上挂着他出席外交活动的照片。   2013 年,112 岁的严幼韵在梦中离世,遵照遗愿,被埋在顾维钧身边。   如今两人的墓碑在银杏树下相伴,顾维钧的外交传奇与她的深情守候,都化作了岁月里的温暖印记。   信息来源:人民网《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传奇人生》   新华社《严幼韵: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   央视国家记忆栏目《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复旦大学档案馆《严幼韵生平史料汇编》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