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武契奇指出了欧洲的图谋,说了大实话,值得重视。但欧洲喊声响亮,却未必

文城观点 2025-11-17 10:10:26

【热点评述】武契奇指出了欧洲的图谋,说了大实话,值得重视。但欧洲喊声响亮,却未必真敢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对抗。 武契奇认为,乌克兰战败后,欧洲已经准备和俄罗斯打仗了!  这位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他透欧州一些领导人和欧洲一些国家首脑的野心。 他指出,罗马尼亚、芬兰、波兰忙着疯狂扩军,俄罗斯也在同步强化战略部署,欧洲大陆的备战动作早就超出了“援助乌克兰”的范畴,一场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对峙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眼下,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将被俄军攻陷,顿涅茨克红军城97%区域已被俄军控制,数千乌军陷入断粮断弹的绝境,乌军在顿涅茨基已经快守不住了,顿巴斯战役极可能以乌克兰的失败告终。 对此,欧洲各国的反应已经不仅仅限于支援乌克兰,而是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欧洲是不是真的铁了心要和俄罗斯硬碰硬呢?  民调数据显示,欧洲对俄罗斯的认知分裂得厉害,越靠近俄罗斯的国家,民众越觉得俄是最大威胁。  比如,立陶宛icon57%的受访者把俄罗斯侵略当成首要威胁,波兰是51%,丹麦也有62%,毕竟丹麦控制着波罗的海入口,经常能看到俄罗斯的舰队通行。  但是,西欧和南欧,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德国只有36%的人这么认为,法国31%,意大利更是低到20%。 此外,西班牙人更关心移民问题,意大利人觉得武装冲突才是最大危险,甚至有22%的西班牙人和20%的意大利人,把美国外交政策当成和俄罗斯同等程度的威胁。  这种分裂的民意,让欧洲的备战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 但是,欧盟领导人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并不那么冷静,他们渲染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尤其担心俄军在打败乌克兰之后,可能会挥师西进,俄军铁蹄会踏上欧洲领土。 因而,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意向与欧洲大部分民众的想法不一样,民众不想打仗,而欧洲决策层不但加强援乌,加强制裁俄罗斯,还准备扩军,准备组建欧洲部队,甚至试图将军队部署到乌克兰,甚至想介入俄乌之战。 在欧洲国家中,波兰算是最激进的,其国防部长直接宣布2026年国防预算要占到GDP的4.8%,相当于全国财政开支的四分之一,还砸钱部署F-35A战斗机,推进欧盟“无人机墙”项目。  波兰距离乌克兰最近,反俄援乌最积极,这一方面是担心俄罗斯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对于乌克兰西部领土有野心。 此外,德国想也表现出强硬立场,德国把兵力扩充到46万人。德国坚持反俄援乌,这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德俄素来有矛盾,俄乌之战爆发后,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德国想利用援乌来扩张军力,并提升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也有向美国示好的用意。 荷兰是个小国,但这一次表现突出,一边是政府跟着北约加码对乌援助,一边是25万人走上街头参加反战游行,这可是荷兰自1981年反核抗议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战活动,民众举着标语抗议战争,和政府的备战动作形成刺眼对比。荷兰政府的决策方向不符民意。  其实,欧洲喊声很响亮,但是,备战显得底气不足,欧洲北约国家的弹药库存早就告急了,尤其是专门用来突破俄军防空系统的弹药,更是少得可怜。 英国也表现积极,一是试图利用俄乌战争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二是向美国示好,三是试图在脱欧之后,利用反俄援乌来提升英国的影响力。 可是,英国也军力不足,皇家空军现在都没合适的空射武器执行对敌防空压制任务,仅剩的少量“风暴阴影”巡航导弹i,打不了几个目标就会耗尽。在军工生产能力方面,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已经是夕阳西下,衰落了,打不起仗了。  挪威、波兰这些国家虽然采购了一些先进导弹,但数量根本不够打一场大规模战役,而且单枚导弹价格高达两三百万美元,买多了就没钱采购其他类型的弹药。  欧盟虽然投入5亿欧元推进弹药生产法案,想把年产能从30万发提升到200万发,但军工生产线扩张需要时间,短期内根本补不上库存缺口。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武器还严重依赖GPS制导,一旦被干扰,很多先进装备都得变成“瞎子”。 欧洲军工生产能力差,靠购买美国武器,但经济疲软,军费开支不足,经不起战争折腾,所以,欧洲高喊准备战争,准备直接对抗俄罗斯,而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战争实力,欧洲直接介入俄罗斯战争,直接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对抗的概率不大。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多次警告,欧盟动用俄罗斯冻结资产援乌的做法,可能会成为俄欧直接冲突的导火索。直接对抗俄罗斯将是大灾难。  俄罗斯还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直接威慑欧洲腹地,而欧洲主导的反导系统要到2030年代才能形成作战能力,未来十年相当于处于“防不住”的被动状态。  欧洲不一定真敢与俄罗斯直接进行军事对抗。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文城观点

文城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