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窝火!”广东,女子打了一辆网约车,下车10分钟后,一摸兜手机落车上了,她急忙用朋友手机联系司机,司机说:取消订单送还手机得损失100块。女子着急拿回手机说可以给司机100元报酬,不料,司机突然加价要150元,还暗示说:不给不知道手机要到哪里去。女子只好妥协,当她给司机发定位时,听到对方电话里播报到她这距离3公里,为了拿回手机,她硬着头皮付了150元,事后,女子觉得憋屈上网上问:3公里车程被要150元,是行规吗?网友各有说法。 11月16号,李女士(化姓)和朋友在T3出行平台打了一辆网约车,可她的手机不知什么时候不小心滑落到车上了…… 李女士下车大概10分钟,一摸兜里空空如也,她心里“咯噔”一下,手机怎么不见了? 她立马反应过来,手机一定是落在网约车上了,她慌乱不已,急忙借朋友的手机联系司机。 让她喜出望外的是司机接电话了,可司机一句话又让她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司机说他下一笔订单距离比较远,返回来给她送手机得损失差不多100块钱了。 司机表示出为难,现实情况往回送有点困难,李女士自然理解对方的意思,为了尽快拿回手机,她和司机说,自己可以给他100块钱报酬,希望司机取消订单把手机给送回来。 没想到,司机可能看李女士这么着急找回手机,突然改了口,说现在要是取消订单,那你得先用微信转账150块钱给我,还放下话:“不给不知道手机要到哪里去了”。 这下,李女士慌了神儿,司机这话既有暗示意味,又有“要挟”的感觉,她为了拿回手机,表示让司机送回手机,这钱可以给。 随后,李女士用朋友的微信给司机发了定位,让司机尽快将手机送回。 可她却听到司机电话里的导航播报,司机离她所在地点距离约3公里。 李女士听完后一下不淡定了,觉得自己好像吃了亏,3公里的车程,对方居然要她150块钱,这不合理啊! 但是,李女士又没有办法,因为司机态度挺坚决的,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她,不给钱就不能给她手机。 毕竟手机在人家手里,万般无奈之下,李女士妥协了,硬着头皮给司机支付了150块钱。 事后,她越想越觉得窝火,总觉得心里不平衡,好像吃亏了。 她为了弄清楚这个事,就把这次经历发在网上,问网友:“手机落网约车上,司机送回来要给150块钱,是行规吗?” 有人说,让司机送还手机,司机收个油钱儿,或者相应经济损失也合理,再说150块钱换回几千块的手机也不吃亏了。 也有人说,女子是要求司机取消订单给他送过去,跑过T3的都知道,无故取消订单后果有多严重,T3的罚款有多狠你们都知道吗?就在那里瞎说,说实话司机要是真的取消订单了,150元够平台罚款加上后续扣分后订单减少的费用吗? 还有人说,就这种人,司机应该接一张长途单,然后放在几百公里外的派出所,她无论开车还是搭车去都要几百块。 也有网友觉得,3公里要150有点过分,司机言语中带威胁,做法有点过了。 1、司机行为的不合理性。 在这个事件里,司机一开始表示下一单路程远,返回来送手机有损失,李女士理解并愿意支付 100 元报酬。 但司机后来却改口要求 150 元,还带有威胁意味地说“不给不知道手机要到哪里去了”。这种行为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司机不能将自己的损失不合理地转嫁到李女士身上,更不能以不归还手机作为威胁来索要高额报酬。 司机捡到手机后,有义务将手机归还给失主,不过,司机送还手机也会产生油费或者时间成本,以及误工费,因此,司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索要费用。 但是,3公里距离产生的费用,应该远低于150块钱,司机这么做就不合理了。 2、司机索要150元构成不当得利吗? 李女士手机遗落在网约车上,司机有义务归还,司机送回手机本是应尽的道德和法律义务,如果,以不合理的高额报酬作为归还条件,其获得的 150 元报酬缺乏合法依据。 《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李女士因司机的要求支付了这笔钱,遭受了财产损失,司机则获得了不当利益。 从不当得利的角度,李女士有权要求司机返还这 150 元中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 不过,司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收取送回手机实际产生的直接费用,如油费、过路费、误工费等。 最后,提醒大家出门一定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财物。 那么,你觉得司机送还乘客手机,3公里索要150元合理吗? 关注@福康说法 从日常点滴学法律,生活安稳更有底



从南到北
应该按照手机价格百分之二十给别人
独狼
我操,你黑司机是什么目的,乘客和司机的手机号都是虚拟的只能用下单的手机才能打通电话,你用你朋友的电话能打通电话吗?你黑司机会折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