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句话把莫迪冷汗都吓出来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赶紧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 新德里举办的瑞辛纳安全论坛上,一场本应聚焦地区安全合作的交流,却被菲律宾军方的一句话搅得风波四起。菲军参谋长布劳纳的惊人表态,不仅让现场哗然,更把印度政府推到了尴尬境地,逼得印度外交部连夜紧急回应,生怕被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作为菲律宾军方的核心人物,布劳纳此次专程访印,本是为了推进菲印军事合作,却在公开场合抛出重磅言论,直言“中国是菲律宾和印度共同的敌人”。 这番话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布劳纳还顺势鼓动印度加入美日澳菲组成的非正式多边机制,甚至提议把韩国也拉进来,打造所谓“反华统一战线”,企图借助印度的地区影响力,壮大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筹码。 菲律宾的算盘打得响亮,背后藏着多重考量。国内层面,中期选举临近,总统马科斯面临前总统杜特尔特支持者的抗议,南部城市甚至出现“独立公投”风波,经济下行也让民众不满情绪升温,炒作“反华”议题成了他转移国内矛盾的惯用手段。 国际层面,有G7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公开支持,加上美日澳的军事协作承诺,让菲方愈发有恃无恐,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加入反华阵营,增强与中国抗衡的底气。 此前菲方已通过3.75亿美元的“布拉莫斯”导弹采购协议,成为该导弹首个海外用户,本想通过军事合作绑架印度立场,却没料到踢到了铁板。 布劳纳的言论刚一出,印度方面就立刻感受到了压力。莫迪政府一直奉行“战略自主”外交政策,在大国博弈中始终刻意保持中立,不愿轻易站队,这番突如其来的“绑定”,无疑打乱了印度的外交节奏,被外界调侃“吓出冷汗”毫不夸张。 仅仅一天后,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就火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布劳纳的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绝不代表印度的立场,强调国家间的关系不应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言辞坚决地与菲方的极端表述划清界限。 印度的快速反应绝非偶然,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清醒考量。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印贸易往来的分量远超菲印关系,2024年中印贸易额达到540亿美元,而菲印同期贸易额仅21亿美元,连前者的零头都不到,得罪中国对印度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 此前印度曾尝试限制对华投资、封禁中国背景APP,结果导致自身吸收外资暴跌62.17%,电子制造业损失150亿美元,这样的教训让印度深知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的重要性。 从地缘政治来看,印度与中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虽然存在分歧,但2024年10月双方已达成边境巡逻协议,持续5年的对峙得以缓和,莫迪政府正致力于将中印关系恢复到2020年前的状态。 对于印度而言,中国是无法回避的邻居,而菲律宾与印度直线距离近5000公里,远隔重洋,轻重缓急一目了然。莫迪曾公开表示,中印作为亚洲大国,应相互学习、彼此理解,竞争不应升级为冲突,这种表态也印证了印度不愿与中国为敌的战略选择。 这场外交风波,也折射出菲律宾在地区博弈中的尴尬处境。菲方一边与美国深化军事合作,开放九个军事基地、部署中程导弹系统,一边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入局,却忽视了各国的战略自主诉求。 印度的明确拒绝,无疑给菲方的“反华小圈子”计划泼了一盆冷水,也让国际社会看清,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没有国家愿意为了他国利益牺牲自身发展机遇。 目前,菲印双方的军事合作仍在推进,但印度的明确表态已为两国关系划定了底线。这场因一句话引发的外交插曲,不仅展现了各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谨慎态度,也再次证明,构建基于对抗的同盟关系难以长久,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坚持和平发展才是地区稳定的正道。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