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刊文:最早的家犬从何而来?11月14日,最新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化石和古代基因组的分析,正逐步揭示人类如何将狼驯化为最早的狗,并可能通过贸易将其传播至世界各地。从博美到圣伯纳,现代犬种的多样性常被归因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繁育,而实际上,狗类的形态多样性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初具雏形。研究人员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区分早期化石中的狗与狼。为解决此难题,由法国与英国学者组成的团队对过去5万年间643只狗与狼的头骨进行了三维扫描分析。研究发现,在约1.1万年前的俄罗斯西北部化石中,首次出现了独特的犬类头骨特征——相较于狼,其鼻部更短、面部更宽。基因组分析也证实这些标本与家犬相似。令人惊讶的是,在随后的狩猎采集与早期农业社会阶段,犬类头骨形态与尺寸的多样性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差异程度已覆盖现代犬种多样性的一半以上。埃克塞特大学生物考古学家卡莉·阿米恩指出:“我们通常将犬类多样性归因于近两个世纪的育种,但事实是,从一开始它们就展现出远超预期的形态差异。”不过,如哈巴狗般极端的扁平脸型并未在考古记录中出现,应为后期选育结果。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早期多样性背后可能与人类根据不同需求(如狩猎、护卫或陪伴)进行的早期选育尝试有关。同期《科学》发表的另一项基因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通过对欧亚大陆17只古代犬的基因分析,发现早期人类群体已重视并可能通过贸易传播具有特定特征的犬只。该研究为犬类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然而关于驯化的确切时间、地点与动因仍是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自远古时代起,狗已成为人类社会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