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人一定要有“阳气思维”!这句话其实是老一辈医家说的。他讲:一天阳气不够

飞翔说健康 2025-11-15 21:32:07

中医提醒:人一定要有“阳气思维”!这句话其实是老一辈医家说的。他讲:一天阳气不够,就一天用温药;终身阳气不足,就终身靠温养。没有温暖,身体就没办法生化运转;没有温度,食物就没办法消化吸收!所以很多人只知道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应急,却不记得准备像“小建中汤”这样的温中补虚之品,说到底,还是缺少了“阳气思维”!那什么是阳气思维呢?古人张景岳打了个比方:天上最宝贵的,是那一轮红日;人身上最宝贵的,就是那一口真阳。红日就是太阳,天上如果不出太阳,连续下几天雨,衣服就发霉,医院里病人也会多起来。所以很多人只抱怨湿气重,却没意识到是身体里的“太阳”不够亮了。人身上的“太阳”是什么?就是肾阳。有人叫它真阳,有人叫它元阳,也有人叫它命门之火,其实都是指肾中阳气。人如果肾阳不足,或者肾阳衰弱,气血就运行不畅,人就会这儿痛那儿痛——关节冷痛、腰腿酸软、肚子发凉、浑身没力气、精神不振……所以,不管是“四逆汤”类的回阳救逆方,还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这样的温中补虚方,都是在补我们身体里的“小太阳”。只要人身体的阳气充足,什么痰湿、寒湿、水湿,都能慢慢化掉。为什么很多老人痰多?多吃两块肉,第二天早上就痰多;有的人甚至饭还没吃完,痰就上来了。为什么?脾胃虚寒啊!身体里面太冷,消化不了这些食物。这时候光吃“二陈汤”“六君子汤”“三子养亲汤”可能不够,但如果配合上“右归丸”或者“附子理中丸”这类温阳的方药试试呢?有人担心用了温药会上火,却不知道身体里就该有“火”。就像锅底下没有火,怎么把饭煮熟?没有火,哪来的气血?没有气血,人哪来的精神和抵抗力?所以说:没有温暖,身体就生不成气血;没有温度,食物就没法消化。你以为消化是靠肠胃蠕动?其实真正靠的是那股“火”,那股阳气去温暖它。所以阳气不足的人,往往脾胃也虚寒,表现出来就是怕冷、容易感冒、流清鼻涕等等。那么像“四逆汤”这类方子,救的是谁的阳气?主要就是中焦脾胃的阳气。如果暂时用不上附子这样大热的药,可以先用干姜、甘草这样的药稳住阳气、保住胃气。中医常说“有胃气则生”,只要胃气还在,人就有生机。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提醒大家:以上内容仅为中医知识科普,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用药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0 阅读:56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