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二十乘组三名航天员到家了! 说真的,这次回来太不容易了,跟往常还不太一样,本来这三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计划11月5号就该回来的,结果临到返程发现神舟二十号的返回舱舷窗玻璃有细微裂纹,这可不是小事儿,载人回家安全第一,一点隐患都不能有,所以只能推迟回来。 你想想,在太空里多待这几天,航天员心里肯定也惦记着,但咱中国航天就是靠谱,立马启动了应急预案,决定让他们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回来,这可是中国航天员头一回这么“换乘”回家,能想出这办法还顺利做到,真的太让人放心了。 11月14号那天,这趟特殊的回家路就开始了,上午11点多,神舟二十一号跟空间站分开,然后就带着三位航天员往地球赶。 这次回来还用了新技术,绕地球飞3圈就落地了,比以前的方案快了3个多小时,能让航天员少受点旅途劳累。 不过这一路可不简单,步骤一环扣一环,先是飞船调姿、分离轨道舱,然后点火制动,再分离推进舱,接着返回舱就得冲进大气层。 最让人揪心的是进大气层那段,大概在80到40公里的高度,返回舱和大气摩擦得厉害,外面会形成等离子壳,这时候地面跟它完全联系不上,这叫“黑障区”,每次到这时候都让人捏把汗,好在这次顺顺利利闯过去了。 等下降到10公里高度,降落伞就打开了,先是引导伞,再是减速伞,最后是巨大的主伞,把返回舱的速度慢慢降下来。 到离地面1米左右的时候,反推发动机一下子点火,返回舱就稳稳地“踩”在了东风着陆场的地上,时间正好是下午4点40分。 搜救队早就等着了,15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打开舱门一看,三位航天员状态都特别好,依次出舱的时候,脸上虽然带着点太空任务后的苍白,但精神头十足。 指令长陈冬出来第一句话就说“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回家,很踏实”,他可是个老航天了,这次回来后,他在轨的总时长超过了400天,还是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真是太了不起了。 他还说这趟任务是考验,中国航天顶住了,这话听得人心里热乎乎的。 另外两位航天员也特别棒,陈中瑞以前是飞行教官,这是第一次上太空,他说感恩祖国让他圆梦;王杰更有意思,以前是造飞行器的,现在自己坐上飞行器上了天,回来还说重新感受到重力的感觉真好,这些话都特别实在,听得出来他们是真的激动。 这次他们在太空待了足足204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的纪录,这200多天可不是闲着,干了太多实事儿。 光是出舱就来了4次,安装防护装置、检查设备,每次出舱都是体力和技术的双重考验。 除此之外,还完成了好多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物理、空间材料、生命科学这些领域,比如培育出高质量的蛋白晶体,以后可能对治肿瘤有帮助,还把钨合金加热到3100摄氏度,刷新了国际纪录,这些成果以后都能用到咱们的生活里或者其他科研上,真是没白去一趟太空。 对了,这次回来还有个小插曲,神舟二十一号还带了4只“小鼠航天员”,回来后工作人员立马给它们准备了软垫子、吃的喝的,让它们好好恢复,这些小家伙也为太空实验出了力。 其实从推迟返程到顺利着陆,这整个过程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生命至上”这四个字。 一点小裂纹就果断推迟,还能快速调配另一艘飞船接应,这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努力,各系统团结协作,才让航天员平安回家。 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坚持工作,地面团队全力保障,这种天地一心的劲儿,就是中国航天越来越强的原因。 现在三位航天员已经开始恢复期的生活了,想想他们在太空“出差”204天,完成了那么多艰巨任务,还克服了返程的意外,最后平平安安回到祖国怀抱,真的打心底里为他们骄傲,也为咱们的国家自豪。 这可不是虚话,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实在在的保障、实实在在的成果,都摆在那儿,咱中国航天就是靠谱,以后肯定还能创造更多奇迹! 参考资料: 视频丨返回全记录!顺利完成太空之旅,神二十乘组回家了 2025-11-14 19:18·央视新闻 神二十乘组平安归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1-15 0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