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大撤退能成功,并不是德军战略失误,而是因为比起消灭这30万英军,德军统帅部认为占领整个法国的战略意义更大! 但凡你把当时的情况捋一遍,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脑子一抽的失误。这背后,是德军统帅部一盘冰冷、残酷的战略算计。 时间回到1940年5月。德军的“黄色方案”打得整个西欧措手不及。 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部队像一把烧红的刀,轻松切开了盟军的防线。 只用了10天,5月20号,德军的坦克就冲到了英吉利海峡边上。 这一下,就把包括英国远征军在内的近40万盟军主力,死死地包围在了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地区。 当时的局面有多绝望?这40万人三面是德国虎狼之师,背后是茫茫大海。 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敦刻尔克这个小港口坐船逃回英国。 可问题是,敦刻尔克港口早就被德国空军炸成了一片废墟,唯一能用的大型码头,就剩下一段1200米长的东堤。 船只进出航道,完全暴露在德军的炮火之下。 这简直就是个死局,一个巨大的口袋,袋口已经被德军扎紧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40万人要全军覆没的时候,一件让全世界都看不懂的事发生了。 5月24日,希特勒亲自下达了一道命令:“停止前进!” 当时,古德里安的装甲先锋,距离敦刻尔克只剩下最后10英里。 坦克手们甚至能用望远镜看到港口上惊慌失措的人群。 只要再往前一推,这几十万大军就是瓮中之鳖。 可命令就是命令,德军的坦克集群,硬生生在平坦的佛兰德平原上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停到了5月26号晚上。 这宝贵的两天多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的是希特勒突发善心,想跟英国人和谈,故意放他们一马吗? 这种说法流传很广,但根本站不住脚,也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支持。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德军高层糊涂了,其实他们清醒得很。 在德军统帅部的战略棋盘上,被围在敦刻尔克的这30多万英军,根本不是当时最重要的棋子。 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是:整个法国。 德军的闪击战打得太快了,装甲部队一路狂飙,步兵和后勤补给早就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坦克需要油料,士兵需要弹药和食物,更重要的是,快速突进的部队侧翼完全是空的,非常脆弱。 敦刻尔克周边又是运河纵横、沼泽遍布的鬼地方,根本不适合坦克大规模作战。 德国将军们心里有本账:如果把宝贵的装甲部队投入到敦刻尔克这个泥潭里,去啃这块硬骨头,就算最后赢了,自己的损失也绝对小不了。 一旦坦克部队在这里被打残了,接下来还拿什么去进攻南边,去消灭法国的主力,去占领巴黎? 所以,德军高层的选择非常明确:比起在敦刻尔克消耗实力,不如让装甲部队休整一下,然后立刻挥师南下,一举拿下整个法国,这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战略胜利! 而且,当时空军元帅戈林还拍着胸脯向希特勒保证,根本用不着陆军动手,光靠他的空军,就能把海滩上的盟军全部消灭。 希特勒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把这个功劳送给自己的心腹。 但很快事情就变了。戈林的牛皮吹破了。 德国空军的轰炸效果,因为天气不好,加上英国皇家空军的拼死抵抗,大打折扣。 而另一边,英国人已经启动了史上最疯狂的救援行动——“发电机计划”。 从5月26日开始,一场军民总动员在英吉利海峡上演。 除了600多艘军舰,还有无数渔船、货船、私人游艇,甚至是内河的摆渡船,都自发地朝着对岸的火海驶去。 人们把这支五花八门的船队,称为“敦刻尔克的小船”。 海面上,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们以命相搏,为撤退部队撑起一道脆弱的空中屏障。 地面上,负责殿后的英法部队,尤其是法军第1集团军,死战不退,用血肉之躯为港口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能回来。 老天爷似乎也在帮忙。5月30日,海峡上起了罕见的大雾,德国飞机无法起飞;海面也一反常态地风平浪静,让那些小船得以安全航行。 最终,在短短9天时间里,这场原本计划只撤离3万人的行动,奇迹般地救出了33.8万人,其中还包括了12万法军。 虽然他们丢弃了几乎所有的重型装备,坦克、火炮扔了一地,但他们带回了英国最宝贵的东西——成建制的、经验丰富的老兵。 回头看,德军的战略选择错了吗?从短期看,没有。 他们的装甲部队得到休整后,掉头南下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巴黎,法国投降。德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但从长远看,这恰恰是为自己埋下了致命的祸根。 丘吉尔把这次撤退称为“奇迹”,提炼出了所谓的“敦刻尔克精神”,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的抗战士气。 更重要的是,那撤回去的33万精锐,成了日后反攻的火种。 四年之后,也正是这些老兵,作为核心力量,从诺曼底登陆,重新踏上了欧洲大陆,最终敲响了纳粹德国的丧钟。

有梦才要去追呀!
二战的装甲部队集群作战理论还在完善。德军打波兰时坦克兵还在和各种道路磨合,打法国时才意识到后勤第一重要,因为跑报废的坦克数量一项就接近总数量的一半,打苏联时才开始注意到装甲部队也需要防空。德国的坦克部队也不是出生就大毕业,也是在一场场战斗中积累经验,进攻苏联时才刚刚小毕业。苏联的装甲部队没经验表现的更差劲,打芬兰时几百辆坦克趴窝走不动路,对抗德军时,乌克兰出动了5000多辆坦克,其中还没到前线就报废了一半,德军甚至击毁了两三百辆,乌克兰的装甲部队就没有实力了。都是要经历实战去摸索,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