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李世民去李建成府上赴宴,喝了李元吉端来的毒酒,吐血数升,却没有毒发身亡

武某人 2025-11-15 15:21:51

626年,李世民去李建成府上赴宴,喝了李元吉端来的毒酒,吐血数升,却没有毒发身亡。两个月之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说:“秦王,你真的被太子下毒了吗?”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他清楚魏征为何提问:当年所有痕迹都指向李建成与李元吉,但太子府从未留下确凿物证。魏征调查过太医署的记录,发现当天根本没有太医前往秦王府诊治。若真吐血数升,不可能无人救治。 魏征问:“陛下是早有准备吗?”李世民回望那场宴席,脑海中的细节被重新点亮。 那宴就在武德九年的五月。李建成亲自派人送帖,邀李世民入府。幕僚担心暗中有谋,劝他不可前往。房玄龄反复分析形势,说太子最近活动频繁,不宜贸然涉险。长孙无忌更是直言此行不妥。 李世民却坚持去了。他心里明白,不去会被当成心虚;去了,才有机会试探太子府到底在谋划什么。 他到太子府时,李建成迎在门口。李元吉站在旁边,看不出情绪。席间,李建成不断提到往事,引导话题往兄弟情分上靠。酒过几巡,李元吉突然起身,说要敬李世民一杯。那壶酒换过新瓶,还带着淡淡的异味。 李世民接过酒盏时,注意到李建成的指关节微微绷紧。那一瞬间,他断定这一杯酒不能直接喝下,于是故意让袖口扫过案角,洒出半盏。为稳住局面,他故作爽快,让侍从换来更大的器皿,按他的意思装满。 他举着酒碗,提出让李元吉同饮。李元吉顿时语塞,只顾推脱。李建成急忙替他解围,场面出现短暂的静止。就在此时,李世民捂胸咳出血,他的“吐血”溅在案上,引得众人大乱。 秦王府的护卫在混乱中将他架走。事后秦王府中出现大量讨论,长孙无忌一度判断饮酒中确实掺了药物。可李世民在一夜之内恢复,并能在第二天阅军。 两个月后,玄武门事发。李建成、李元吉伏诛。李渊震惊,全城震动。李世民统领禁军,平定动乱,在局势最紧绷的时刻站到了最中心。 朝臣之中,只有魏征提出疑问。他见过太子府的律令,查过府中管酒器的名册,也翻阅过秦王府的医案。他得出的结论是:那天的吐血,很可能并非真正的中毒。甚至可能是李世民事先准备过的。 此后多年,他一直压着这个问题,只等在他确认李世民愿意听真话的那一刻才敢问。 殿阶上,魏征再次重复:“陛下,如果那酒真的无毒,那天的变化从何而来?” 李世民沉默良久,然后慢慢开口:“世间的事,不都是凭毒药才能起变化。” 他走到阶前,又补了一句:“当时局势若继续拖下去,唐国将无安宁。当断则断。” 魏征听出言外之意,却没有再追问。他知道陛下说的“变化”,指的是玄武门事变,而不是那杯酒。 随后,他跪地请罪:“臣今日多言。” 李世民让他起身:“你若不多言,朕就少得一面镜子。”他顿了顿,又道,“玄武门之后,大唐需要的是清明。” 魏征退下后,李世民独自走回殿中。他回忆起武德初年兄弟之间的亲近,也记得后来朝堂暗流涌动,势力交织。李建成与李元吉对他的戒备并非空穴来风,太子府的军权调动记录、侍卫班次变更,都在逐步排挤他。 那一杯酒,不论其中是否真的有药,都说明兄弟之间已经难以并存。

0 阅读:1346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