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乞丐找到了红军驻地,毛主席接见他时叹息:你虽败犹荣。1937年的一

鲁肃聊历史 2025-11-15 14:23:18

1937年,一乞丐找到了红军驻地,毛主席接见他时叹息:你虽败犹荣。1937年的一天,红军驻地引来了个乞丐,这人穿的破破烂烂,手里拿着一根棍子,一袋干粮,还有一枚指北针。红军战士以为对方是来乞讨的,结果没想到这人却是对我党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不仅被安顿下来,还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瞧着他,叹息着说:你虽败犹荣。 那么,这乞丐到底是什么人,让毛主席说出这样的话?他又经历了什么呢? 其实这位乞丐,是我国开国上将之一的李聚奎,而他如此狼狈的样子,则是因为2个多月前的那场战斗。 1937年3月,李聚奎在祁连山部与马家军已经进行了多月的苦战,西路军因为过于深入敌方领地,被马家军和民团给包了饺子,大队伍已经被打散,大家散兵游勇艰难抵抗。 当时的红军从装备到人数各方面上,都远不如大军阀马家军,再加上祁连山这个地方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补给不足的李聚奎部更是打的极为艰难。 因为天气和环境原因,每到了晚上行军时,就经常会出现成员掉队,甚至跌落摔伤的情况,而此时马家军大规模搜山,也让李聚奎他们不得不做出了分散行动,避免被一锅端的决策。 等到李聚奎回过神来,自己身边仅仅剩下警卫员一人了,但警卫员也并病了,他双脚已经烂的无法走路,不得已,李聚奎找了户同情红军的农家,将警卫员留了下来,自己则打扮成了西北农民的样子继续前进。 此时的李聚奎已经认定自己恐怕没法活着走出包围,所以拆散了枪,把奖章藏在树洞里,仅仅拿着一个指北针开始往记忆里有红军的方向前行。 好在李聚奎现在的样子就是活脱脱的本地农户,瞧不出红军的样子来,再加上他小心谨慎,机智的躲过了马家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在横穿整个宁夏后,终于找到了红军的踪迹,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这也就是为何毛主席再次见到李聚奎后,会对李聚奎说出虽败犹荣的话来。 后来的李聚奎一生中始终忘不了自己的这段经历,这段艰难的求生之路一直警醒着他。 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被安排成为了石油部长,为了做好这个工作,他经常待在基层进行现场办公,和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同吃同住,了解大家的需求,了解现场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让李聚奎手里诞生了克拉玛依油田,当时的石油界对这片地区的开发意见并不统一,甚至争吵很激烈。 但李聚奎在经过多次现场勘查,与苏联专家进行讨论后,就下定决心要开发这里,认为这里是大油田。 就这样,新中国靠着这块油田摆脱了石油被钳制的状态,工业发展也走上了快速的道路。 后来因为身体不好,李聚奎离开了石油岗位,但一直很关心我国的石油发展,直到去世之前也不曾忘记。 1995年,91岁高龄的李聚奎病逝,只留下了自己朴素严谨,勤勉自律的精神,在全国流传。 参考资料: 《李聚奎与克拉玛依油田建设》 《李聚奎 千里乞讨一心寻党的开国上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