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说:一行动,就创新;一具体,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门。我是觉得,一出门看到具体的东西,总能看到创新。 13日-14日,跟着中国记协跟潇湘晨报,连着走访了多家企业,其中有硬科技代表,像中建重工、希迪智驾、蓝思科技,也有新消费品牌,如茶颜悦色、文和友、柠季等。 走后感是:长沙有两样身段,一样硬核,一样柔软。 很多地方都在发展自动驾驶,像北京,像武汉,但跟其他地方发力的多是载客场景的无人驾驶有别的是,头文字“湘”的自动驾驶做得更“专”,李泽湘教授团队创办的希迪智驾,押注的是矿山港口无人驾驶。 硅谷归国企业家和湖南本地人才+涌现型组织+适配工业领域丰富应用场景,等于全球最头部的商用自动驾驶势力。这是希迪智驾趟过的路。 虽然杭州六小龙、深圳三创新有频域遮蔽效应,但还是有很多并不广为人知但在垂直领域做到最冒尖的创新型企业的。 当然了,说到湖南企业的创新,在很多人心智里钉子钉得最深的,还是那些新消费品牌。 如茶颜悦色、文和友。都是深耕本地、结合非遗、强调美学、小切口创新,做到极致,就成了这波国潮新消费风潮的引领者,也成了长沙的文化地标。(现在云贵川也有很多品牌在学,只不过城市消费创新氛围没长沙这么浓。) 如费大厨、农耕记。都是凭着湘菜现炒+超级单品,跑通了自己的单店模型跟特色风格。 产业都是城市个性的映射,是在城市文化的厚土里长出的,最终又会强化城市文化。湖南成新消费品牌成长沃土,自非无因。 该说的,很多人也都说过了。最后就感慨下:1,看中国社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趴在上面看宏观数据,另一种是沉到地面感受那些小气候。2,在消费方面,长沙人的乐天气质完全藏不住。 #财经大V看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