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台湾地区某个坦克营第二连长郑宇君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心里话,直言:

老阿七说史 2025-11-15 11:14:53

识时务者为俊杰!台湾地区某个坦克营第二连长郑宇君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心里话,直言:别玩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事儿,当面对解放军无人机“开盖”的时候直接投降,或许留个整车还能立功呢。 一场高调的成军仪式,原本是为了展示“战力提升”;一名台军坦克营长却一句“投降保车”,让所谓的“不对称战力”瞬间破了功。 郑宇君台军M1A2T坦克营的第二连长,这句“心里话”不仅引发岛内热议,也让外界看清一个更深层的现实:台军的表面繁华,掩盖不住内部的混乱与迷惘。 坦克营刚成军,士兵却公开表示:“面对解放军无人机,投降保车才是理性做法。”在台军高层还在为“地表最强坦克”打广告时,基层士兵已经开始计算“开罐成本”了。 M1A2T,这款被吹上天的美制坦克,真的如宣传所说那样强吗?如果强,为什么连自家士兵都没信心? 岛内媒体已经揭出真相:这批所谓的“主力战车”,其实是美军淘汰版的“缩水型号”,不仅缺乏贫铀弹、贫铀装甲,连最基本的无人机防御系统都没有。 军事专家甚至直言,这种坦克在现代战场上最多也就是“阅兵车”,真正打起仗来,就是个“铁壳子”。 不仅如此,这款每台重达63吨的庞然大物,在岛内多山地形和脆弱基础设施下,根本无法自由调动。桥梁承重不够,山路狭窄难行,一旦战事爆发,很可能还没动手,就先被自己地形“困死”。 更别提它每100公里就要烧掉400升燃油的恐怖后勤消耗,连美军都嫌弃的装备,台军却当作“镇岛神器”,这背后的逻辑,不禁让人怀疑是为了防务,还是为了军购回扣。 郑宇君说“投降保车”是对现实判断,近年来,台军出现大量“自愿退役潮”,不少士兵“赔钱也要走”。兵源不足,标准一降再降,连身高不足、色弱、有纹身的人都能进营。 一些基层单位连最基本的防毒面具和通信器材都缺。台军军官曾联名上报请求支援,结果石沉大海;而台军高层,却热衷于频繁晋升,将军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难怪士兵普遍缺乏认同感。岛内流传一句话:“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越来越多的台湾家庭选择送子女出境,能躲兵役的就躲,能转国籍的就转。 甚至有传出役男在体检时故意制造“心理异常”来逃避服役,可见“为谁而战”的问题,在岛内早已没有答案。 而这些问题,并不是靠一批美军二手坦克就能掩盖的,台湾地区每年巨额军费大多用在对美军购上,却忽略了基层部队的日常需求。 美方不断推动军售,民进党当局照单全收,却没有思考这些装备是否真的适用于岛内地形与战术环境,更无意建立起真正独立的防务体系。 实质上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问题:所谓的“战力提升”,究竟是为了谁?是为了岛内民众的安全,还是为了配合美国的地缘战略? 俄乌冲突早已证明,在没有制空权的战场上,坦克就是活靶子。无人机、卫星、精准导弹早已重塑现代战场规则。 而台军却仍在用旧思维堆积装备,用高调仪式掩盖战术短板,试图营造一种“有备无患”的假象。 台湾地区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从未成为国际法意义上的“主权争议”。联合国2758号决议早已明确中国代表席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在长期实践中承认一个中国。 所谓的“军事抗衡”,在历史和法理面前不过是纸上谈兵。 更不用说,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朝统一,再到抗战胜利后的光复,台湾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陆的军事体系早已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以无人机为例,一辆M1A2T的价格,可以换来成千上百架无人机。而在台军体系内,无人机部署仍属空白,连反制手段都尚未建立,谈何实战能力? 岛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和平才是最大的保障。大陆持续推出惠台政策,推动人员往来、经贸合作、青年交流,展现出真正为两岸人民谋福祉的诚意。对比之下,民进党当局的“穷兵黩武”显得格外空洞。 如果连最前线的军官都对所谓的“胜算”不抱希望,还要用什么理由去说服民众相信“战争能保安全”? 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和平才是最大的安全,统一才是最终的归宿。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