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炎左吖吖 2025-11-15 10:16:17

郑告蒋家后代:蒋介石逝哪葬哪,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好安排! 2025年的台北五指山,风卷着桉树叶掠过未完工的墓圹。 这里埋着蒋家最深的执念。 自1975年蒋介石去世,这座被选中的“风水宝地”,至今还留着挖了一半的土坑。 而山下慈湖的蒋介石陵寝,棺椁依然浮搁在水泥台上,像件没来得及收进箱底的旧衣。 50年过去,蒋家后代还在提“迁灵回大陆”,可大陆网友的态度里,藏着比“不欢迎”更沉的东西。 不是不让回,是有些历史账,得先算清,有些立场,比“落叶归根”更重要。 蒋家说“落叶归根”,可大陆人听见的,是东北黑土地上的哭声。 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攘外必先安内”,东北军撤入关内,14年里,日本人在东北建“满洲国”、挖煤矿、屠平民。 沈阳的老周至今记得,小时候跟着奶奶逃荒,路过被烧毁的村庄,焦土上还留着孩子的小鞋。 长春的博物馆里,展着日军用中国人做实验的照片。 这些不是教科书上的字,是一代人用命写的历史。 网友说:“让发动不抵抗政策的人‘回乡’,我们的爷爷奶奶答应吗?” 更痛的是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 蒋介石为了阻日军,炸开黄河大堤,黄河改道南流,河南、安徽、江苏几十万人当场淹死,上千万人沦为难民。 河南的张奶奶说,她爹当年抱着她在树上躲了三天,下来时村里全是浮尸,“黄河水里飘的不是水,是我们的亲人。” 这些伤,刻在民族骨头里,不是“时间能抚平”的。 你说“迁灵是家事”,可家事连着国恨。 而在台湾,两蒋的灵柩早已不是“家事”,是绕不开的政治符号。 蒋介石的棺椁停在慈湖,那是他生前选的“第二故乡”,可周围早没了当年的宁静。 民进党上台后,陵寝被泼过漆,墓碑被刻过“台独”标语。 蒋经国的大溪陵寝,门口的卫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年轻人路过时,只会拿出手机拍张照,说“那是老蒋”。 蒋家后人里,有人想“完成遗愿”,有人怕“触怒岛内神经”,连蒋方良当年想把灵柩迁去五指山,都没等到墓地建成就去世了。 更现实的是,蒋家已经“散了”。 蒋介石的三个孙子,蒋孝文酗酒死了,蒋孝武流亡海外,蒋孝勇病逝。 第四代蒋友柏经商,蒋友常搞设计,没人再把“迁灵”当头等大事。 蒋方智怡接手了蒋介石的日记,却不敢碰“迁灵”这个雷。 她比谁都清楚,这事儿早不是蒋家能决定的了。 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想通,为什么“不迁回去”反而是好事? 因为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蒋的灵柩留在台湾,本身就是“台湾属于中国”的铁证。 就像网友说的:“要是哪天台独分子说‘蒋家都不认大陆’,你就指着他鼻子说,蒋的棺材还在这,他认不认?” 这不是挑衅,是最有力的历史表态。 更重要的是,灵柩留在台湾,是对两岸统一的期待。 蒋介石当年说“等统一了再迁回去”,可他没等到。 现在蒋家后人要是真懂这个理,就该把“迁灵”换成“推动统一”。 这才是对两蒋最大的告慰,也是对民族最大的贡献。 大陆对蒋家的态度,从来不是“赶尽杀绝”。 奉化溪口的蒋氏故居修得整整齐齐,祖坟有人照料。 蒋孝勇生前回大陆祭祖,站在曾祖父墓前说“我们是中国人”,那句话是真的。 可“中国人”不是口号,是要承认“台湾属于中国”,是要为统一出力。 2025年的今天,两蒋的灵柩还在台湾“暂厝”。 有人说“这是遗憾”,可其实,这是历史的留白。 它在等一个答案,什么时候,两岸能真正统一? 等那一天到来,不管是把蒋介石迁回奉化溪口,还是葬在南京中山陵旁,或是留在台湾,都没人说三道四。 因为那时候,“落叶归根”不再是执念,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为那时候,台湾和大陆连在一起,不管葬在哪,都是“回家”。 就像蒋友柏说的:“我们蒋家的根在中国,不管灵柩在哪,心都在这。” 可这“心”,得落在统一的土地上,才叫真正的“回家”。 或许再过几十年,当两岸统一的钟声响起,这里会立起一座新墓。 不是蒋介石的,是历史的。 而两蒋的灵柩,会在统一的阳光下,找到最终的归宿。 对蒋家后人来说,这才是最好的“落叶归根”。 不是搬动灵柩,是看见民族团圆!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蒋介石为何指明要葬慈湖?“很像奉化老家” 海外网——蒋介石去世时的台湾场景)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