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正式宣布 中国与美国最新互动:不搞“G2”,愿平等加深军事互动2023年10月31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其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美方加深军事互动的意愿,强调不搞“G2”或结盟,和平共处才是正道。 声明称,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愿同美方加深军事互动与沟通,推动两军关系发展。双方在2024年初进行了防长通话,之后海上和空中安全议题进入讨论阶段,并恢复了面对面交流。 中国军队今年组织的远海训练已实现常态化,055型驱逐舰频繁出海,航母编队的远海训练也更为完整。 与此美军航母打击群也在西太平洋区域活动频繁,其补给和通信系统已非常成熟。如今,双方在海空领域已基本落实相遇规则,确保各自训练顺利进行,不会干扰对方。 对此,有分析认为,双方可通过建立常态化通报机制、更新已有的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等进一步推进海空领域的互动与合作。 具体而言,在高层军政磋商机制框架下,建立双方海军和空军的常态化通报机制,互通军机飞越国际水域和空域时的基本情况;恢复院校互访和学术交流,明确交流范围和内容,不触及核心机密;在已有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基础上,更新其名称及议题,确保互动务实、可持续。 总体而言,双方实现平等、专业的互动,以确保在同一海空域内各自事务顺利进行,是美方能接受的最大让步,也是中国提出的最低要求。 从过往情况来看,军事互动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过去曾因一些分歧导致互动中断或受阻,此次重新推动互动,是双方基于地区稳定和自身利益的考量。例如,在过去的海上相遇中,曾出现过一些摩擦事件,而现在落实相遇规则,能有效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建立常态化通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军事专家分析,在国际水域和空域,军机的活动较为频繁,通过通报基本情况,能大大降低误判的可能性。像在一些国际热点区域,曾经就因为缺乏沟通而引发过紧张局势。 院校互访和学术交流能增进双方的了解。在军事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双方可以在不触及核心机密的前提下,分享一些军事理论和训练经验。例如在反潜、防空等领域,交流能促进双方技术和战术的提升。 更新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是适应新情况的必要举措。随着军事装备和作战理念的不断变化,旧的机制可能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新的机制能更精准地应对双方在海空领域的互动问题,保障互动的务实和可持续。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