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看到韩先楚居然在中将名单里,觉得不妥。毛主席:别忘了他在

熹然说历史 2025-11-15 02:13:56

1955年授衔时,毛主席看到韩先楚居然在中将名单里,觉得不妥。毛主席:别忘了他在海南的贡献,当即批下六个大字:“韩有功,中晋上。”就这样,韩先楚成了开国上将之一。 1955年授衔时,按照评定标准,韩先楚本应获中将军衔,因为要评上将需要在井冈山到长征期间至少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当毛主席在中将名单中看到韩先楚的名字时,立即指出:“韩先楚怎么只评了中将?”随后说道:“别忘了他在海南的贡献”。这句话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这位从红安走出的将军究竟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韩先楚1913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母亲去世,由姐姐抚养成人。他讨过饭、放过牛,也给地主家当过短工,受尽生活磨难。1927年黄麻起义时,14岁的韩先楚加入了乡农民协会,担任村农会土地委员。1930年10月,他参加孝感地方游击队,担任副班长、班长,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长征途中,韩先楚带领先头部队肩负冲阵突击、破敌抢关的重任,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成功掩护红军主力部队和军委领导脱离险境。1946年在新开岭战役中,面对”千里驹”第25师,韩先楚力排众议,坚持不撤,率部全歼25师近9000人,在东北战场首创一次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一个精锐师的战绩。 韩先楚在东北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旋风司令”,这个外号不是从我军传出的,而是国民党军给的,杜聿明在被调离东北时就说过:“最难对付的就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1949年底,解放海南岛的任务摆在面前。海南岛跨海作战困难重重,再加上解放军在金门战役登陆作战中的失败,近万战士牺牲和被捕,军中甚至流传”革命到海底”、“今天我吃鱼,明天鱼吃我”这样悲观的顺口溜。 韩先楚虽然没有打过登陆作战,但仅凭他所获得有关金门战役的战报以及对海南岛布防的情报,就准确判断出打海南岛跟打台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难度。通过与渔民在一起收集大量资料,韩先楚发现琼州海峡的气候特征,在谷雨之前有往海南吹的季风。 韩先楚找到15兵团司令员邓华,要求让40军先行渡海,两人甚至吵了起来。当邓华质问:“你到底承不承认是我指挥你?”韩先楚回答:“我只服从正确的指挥”。眼看谷雨临近,韩先楚见43军还没动静,直接越级向中央军委请示,并立下军令状进攻海南。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韩先楚亲率40军、43军的3万余名将士,乘坐400多艘木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那一夜,时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一直守在总参谋部作战室,不断询问:“韩先楚在什么位置?”当听到”韩先楚上岛了!“,聂荣臻才长舒一口气:”有这一句就够了!” 韩先楚一眼就看出了薛岳防线的弱点,整体布防拉得太漫长,导致每个点兵力都严重不足,只要解放军集中兵力突破一个点,其他点也就不攻自破了。5月1日,海南全岛宣告解放。 海南解放后不到2个月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派遣第七舰队横断台湾海峡。如果不是韩先楚力排众议坚持在4月解放海南岛,美国完全可以派舰队横断琼州海峡,那时海南将成为”第二个台湾”。 正是基于韩先楚在海南岛战役中的卓越表现,毛主席在审阅授衔名单时特别提醒:“别忘了他在海南岛的贡献啊”,韩先楚的军衔从中将调整为上将。毛主席批示”韩有功,中晋上”,成就了这段军史佳话。 198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弥留之际,他仍惦记着祖国统一,临终还在高喊:“台湾、台湾!”多年后,许世友说:“我军众多将领中,你最佩服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福州韩司令,老韩胆子大若鸡蛋!” 韩先楚留下的不只是岛战范例,更是一段”错过一分钟,可能多牺牲一连人”的决策哲学。毛主席那句”韩有功,中晋上”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认定,更体现了党对战略眼光的重视。你觉得在那个特殊年代,像韩先楚这样敢于”抗命”但为了战机的将领,体现了什么样的军人品格?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