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硬拆”中国供应链:一场成本高昂的豪赌近日,通用汽车被曝要求全球供应

涵阳谈汽车啊 2025-11-14 22:34:29

通用汽车“硬拆”中国供应链:一场成本高昂的豪赌 近日,通用汽车被曝要求全球供应商在2027年前彻底清除北美车型供应链中的中国零部件,从电池材料、芯片到小型电子元件均需替代。这一指令被业内视为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但其背后暴露的不仅是地缘政治压力,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中的深层矛盾。为何“硬拆”?地缘政治与战略焦虑通用汽车的决策并非突发,而是长期布局的结果:政策驱动:2024年末启动“中国供应商依赖度评估”,2025年中美贸易战升级后加速推进。战略转向:CEO玛丽·巴拉多次强调供应链“韧性”,主张在车辆生产国采购零部件,减少对“风险国家”的依赖。行业背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稀土、芯片供应恐慌,迫使车企重新评估中国供应链。中国供应链:难以替代的“隐形支柱”通用低估了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根深蒂固:关键材料垄断:中国控制全球近90%的稀土磁材加工能力(电动车电机核心)及65%的电池核心原材料。效率与成本优势:中国供应商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边研发边量产”,响应速度远超海外对手。生态协同:美国汽车零部件协会主席科林·肖直言,中国供应链网络“根深蒂固,短期内无法取代”。现实的耳光:替代计划漏洞百出通用的替代方案面临重重阻碍:新兴市场短板:墨西哥的汽车电子元件80%依赖进口;印度制动系统本土化率不足40%,高端制造能力薄弱。成本飙升:供应链转移预计使初期运营成本暴涨30%-50%,且零部件验证需1-2年,远超通用设定的期限。供应商抵制:部分供应商私下与中国企业续签协议,甚至考虑退出通用供应链。尽管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通用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另一种策略:在华业务回暖: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在中国市场盈利800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37亿美元),并连续四季度增长。新能源布局依赖:别克品牌全面电动化,并公开承认从中国新势力“学到了”智能车机技术。人事调整暗藏玄机:12月将换帅中国区总裁,被解读为强化本土化运营的信号。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涵阳谈汽车啊

涵阳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