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韩国总统宣布 2025年11月1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官宣,韩美就僵持已久的关税与安保议题达成历史性共识,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莫过于双方将联合推动韩国建造核潜艇。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国际舆论热议——要知道,核潜艇技术一直是美国严防死守的核心军事机密,此次对韩放行,实属罕见。 这份协议的落地,韩国付出的代价不小。按照约定,韩国将向美国投入总计3500亿美元,1500亿专门用于“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剩余2000亿并非全额现金投入,而是以贷款担保、信贷支持等形式完成对美投资,且每年投资上限设为200亿美元。作为回报,美国将韩国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和日美、欧美关税水平对齐,这让韩国保住了汽车出口这条支柱产业的生命线。 35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堪称天价,韩方早有表态称无力全额现金出资,李在明也曾警示,现金出资可能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覆辙。 汽车出口是韩国经济命脉,2024年前三季度对美出口100.43万辆,每天近4000辆车仍扛着25%高关税。现代、起亚同期关税成本分别达1.82万亿、1.23万亿韩元,利润应声下滑29.2%和49.2%。 美国核潜艇核心技术向来对外封锁,除50年代给过英国,从未向他国转让。此次对韩仅同意提供核燃料,核反应堆小型化等关键技术仍严防死守。 建造地点更是闹起分歧,特朗普曾宣称要在美国造,韩方却坚称磋商前提是“在韩建造”,双方各说各话,至今没有定论。 韩华集团2023年底以1亿美元收购费城造船厂,虽获LNG船订单,但该厂技术、人力仍有短板,韩国防部长都承认在韩建造更合适。 美国对“亲密盟友”军售已放宽门槛,韩美这笔交易只需提前15天通知国会,无需复杂审批,本质是给军火利益开绿灯。 中方已明确表达关切,呼吁韩美履行核不扩散义务,毕竟核潜艇合作事关地区稳定,绝非简单商业交易。 韩国国内质疑声不断,这笔投资远超其过往海外投资规模,看似换来了关税优惠和核潜艇资格,实则把自己绑上了地缘博弈的战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李在明访美 韩国对美国关税 美国制裁韩国 韩国总统关税 韩美贸易协议 韩美朝关系 韩国大国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