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称:“从中国进口电动车电池只是诱惑他们,印度的目标是建立真正的汽车工业,中国

诸葛利剑 2025-11-14 17:14:00

印媒称:“从中国进口电动车电池只是诱惑他们,印度的目标是建立真正的汽车工业,中国就连当跳板的资格都没有。” 印度政府在电动车电池上玩的这手牌,看似开放,其实精明得很。2021年,重工业部批了先进化学电池存储计划,砸1810亿卢比进去,主攻锂离子电池本土生产。计划要求企业逐步抬高本地部件比例,从50%起步,到2024年得达60%以上。这不是随便说说,实际操作中,企业必须把供应链拉到印度来。2024年3月,又出电动乘用车政策,对高端进口电动车关税砍到15%,但得承诺在印度投厂生产本地车型。 中国车企像比亚迪和上汽就动起来了。比亚迪在泰米尔纳德邦投10亿美元建厂,生产电动巴士和乘用车。上汽也跟进测试本地车型。印度这边的逻辑很简单:给你市场和补贴,但核心技术必须落地本土,供应链也得本地化。专家说,这套组合拳针对中国电池市场垄断,中国占全球75%电池芯份额,印度进口依赖90%。不这么干,电动产业就得一直卡在脖子上。结果,本土企业受益大,比如塔塔汽车2024年市场份额超60%,Nexon EV和Curvv卖得飞起。 塔塔汽车的例子最典型。起初他们电池靠进口,2024年8月跟中国欧亿能系统签协议,拿电池包替换自家系统。中国电池每千瓦时80美元,印度本土得翻倍贵。塔塔没就这么依赖下去,2025年1月宣布投15亿美元建千兆工厂,2026年投产磷酸铁锂电池。目标是自产自销,砍掉对华依赖。高管在财报中直说,这步是为了在价格战中保定价权。中国车企进来,竞争肯定激烈。政府PLI方案给塔塔拨款支持,2025年上半年,塔塔电动乘用车销量翻倍,占市场七成。印度汽车产业总值1510亿美元,电动部分冲全球前五。这不单企业事,是国家战略,借电动浪潮翻身。印度想从零建完整产业链,从电池芯到整车组装,全自己把控。中国顶多当临时供应商,没资格做跳板帮印度直接上位。 印度电动车政策这些年变化大。2024年前,进口关税高企,中国电池进不来多少。政策调整后,表面欢迎进口,但附加条件严。企业必须承诺本地化投资,否则关税优惠没了。这吸引了中国巨头,但也让本土玩家加速。塔塔之外,马恒达和奥拉电动也跟进建电池厂。政府还推FAME II方案,补贴本土电动车生产。2025年,电动车销量预计超100万辆,比2024年涨30%。中国出口到印度电动车2024年超40万辆,占大头。但印度本土产能一起来,进口份额就挤压了。专家分析,印度这策略学了中国模式,先引资学技术,再本土取代。结果,中国不干了,觉得补贴偏袒本土,违反贸易规则。 2025年10月16日,中国向世贸组织递投诉,指印度PLI汽车方案、先进化学电池计划和电动乘用车方案违反GATT1994条款。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被点名。这些措施让进口电池和整车吃亏。中国说,印度补贴扭曲市场,本土企业抢单子。投诉列清细节,PLI给本土拨款,本地增值要求排挤外资。印度回应说,政策合规,推动本土制造。双边磋商启动,但分歧大。世贸程序启动,初步审查文件来回。印度汽车协会评估影响,行业面临不确定。中国商务部强调维护利益。这案子可能拖长,影响全球清洁能源贸易。印度坚持补贴促成长,中国指责进口替代。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