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点名批评我们!纽约时报声称,中国的强大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11月14

芸霄记史 2025-11-14 17:02:05

纽约时报点名批评我们!纽约时报声称,中国的强大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11月14日,纽约时报表示,在国际上,中国看似强大。它是美国在塑造世界的能力方面唯一的对手。但这种强硬的外表在中国国内却被“戳破”。美媒称,人们对经济和个人发展的无力感“无处不在”。对于这种国家自信与民众疲惫之间的反差,恐怕也只能用“外强中干”来形容。     这一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文章用“外强中干”定义中国,把国家实力和民众福祉硬生生对立了起来,试图塑造一种“外表强势、内部脆弱”的形象。   但仔细看,这种论调更多是出于观察角度的片面,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分析,纽约时报在文章中强调,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而忽略了平民的实际感受,甚至把中国人描绘成国家追求大国梦的“牺牲品”。   这种说法看似中立,实则在制造一种既定印象——仿佛中国一切发展成就都建立在忽视民生的基础上。     但是问题在于,美国媒体在这样的叙事中,刻意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经济承受的压力,不只是内部调整造成的,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封锁,才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根源。   过去几年,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切断供应链、限制关键技术出口,导致中国制造业承受了巨大的冲击,这样的外部挤压带来的影响,被美媒选择性地回避了,它们一边用放大镜审视中国的问题,一边对自己制造的困难避而不谈。     那美国到底希望世界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从他们的语气和报道方式里,答案其实很清楚,他们想看到的是一个只会生产便宜商品、永远依附在全球产业链底层的中国,一个缺乏国际影响力、没能力与美国在关键领域竞争的中国。   只要中国开始崛起,制造业升级、科技突破、国际话语权增强,他们就会立刻换上另一副姿态,用“外强中干”“民族焦虑”等标签去削弱中国的成长,这正是他们惯用的叙事策略。     而把国家实力和民生福祉对立起来,更是一个被刻意设置的陷阱。事实早就证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维护自身利益,民众的生活成果也无法守住。   欧洲、日本、韩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不得不一次次做出让步,原因就在于缺乏能对等抗衡的底气,中国坚持自主发展、推动科技突破、保障产业链安全,这些看似宏观的决策,其实都是为了普通人的生活可以更稳定、更长久地改善,没有国家实力的民生保障,是经不起外部冲击的。     美媒的指责,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些唱衰的声音,只能说明他们在失去话语上的主导,而中国将继续走在自己的路上。

0 阅读:700

评论列表

飞鸟

飞鸟

5
2025-11-14 22:40

呃……

用户17xxx58

用户17xxx58

4
2025-11-14 22:11

要不在朝韩半岛再试试?这次不把美国屎都打出来,我中国就称为大中国。

用户16xxx55

用户16xxx55

1
2025-11-14 22:57

不知纽约时报是否有这样的报道,若有,那写报道的人是白皮美国人还是润人。这几年美国一直针对中国各种打压,中国尽全力抗击打压,人民经济状况受到一定影响不奇怪。抗美就是需要全民力量。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