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愿意就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的言论批评中国的态度后,日本国内的舆论迅速转向,对高市早苗的骂声一片,几乎没有支持声。全是附和美国的自我反思,认为高市早苗的发言太过轻率,日本不该干涉中国内政,干涉中国统一只能为日本招来祸患的论调占据主流。 2025年11月11日,高市早苗在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宣称中国大陆若对台湾采取行动,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甚至暗示日本自卫队可以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直白干涉中国统一的表态,瞬间在东亚政坛掀起波澜。 原本以为能靠着强硬对华姿态巩固右翼选票,没料到美国那边直接拆台,特朗普在被记者追问此事时,只轻描淡写地回应“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美国不会轻易卷入,日本也该谨慎行事”,这番表态让高市早苗的处境瞬间变得尴尬。 特朗普的态度一公开,日本舆论场就像被按下了反转开关。之前还跟着高市早苗喊“对华强硬”的保守派媒体,一夜之间集体变脸。《产经新闻》当天就刊登评论,委婉批评“首相的发言需兼顾外交平衡,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对立”,《每日新闻》更是直接刊文称“在中美关系复杂的当下,单独挑起台海议题实属轻率之举”。 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更直接,推特、LINE等平台上,“高市早苗赶紧闭嘴”的话题半天内登上热搜榜首,相关讨论量突破150万条。网友们的吐槽五花八门,有人制作了“早苗轻率发言后果”的表情包,调侃她“刚上任就想把日本拖进战火”,还有人翻出她之前多次发表的右翼言论,嘲讽她“除了煽动对立,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国家”。 这波舆论大反转,说白了就是日本社会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达到41.2万亿日元,中国连续16年稳坐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从汽车到电子元件,从农产品到精密仪器,日本太多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丰田汽车2024年在华销量占比高达35%,索尼的半导体零部件有三成销往中国,就连北海道的农协,每年都有120亿日元的优质大米和扇贝靠对华出口盈利。 普通日本人心里清楚得很,真要是因为高市早苗的几句话搞僵了中日关系,最先倒霉的就是这些关联产业的就业岗位,到时候工资缩水、物价上涨,吃亏的还是自己。 日本民众也同样不买账,大家早就看透了美国的“双标套路”。这些年美国一边让日本跟着对华施压,一边在贸易上处处给日本使绊子,2023年威胁加征日本汽车关税,2024年又在半导体出口限制上让日本企业左右为难。 现在特朗普明摆着不想为了日本的激进言论得罪中国,相当于直接告诉日本“别指望美国为你出头”,这种情况下还硬着头皮干涉中国内政,纯粹是自讨苦吃。有网友在论坛上留言说得直白:“美国都不想当出头鸟,我们何苦要冲到前面当炮灰?” 就连日本政坛内部,也没人愿意为高市早苗的轻率发言背书。自民党内部的务实派议员私下抱怨,“首相的发言破坏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对华沟通渠道”,公明党更是直接发表声明,强调“应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问题应由相关方通过对话解决”。 毕竟2026年日本众议院选举临近,谁也不想因为跟着高市早苗的激进路线,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在日本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选民更关心的是工资上涨、物价稳定这些实际问题,没人愿意被卷入无谓的外交纷争。 其实日本民众心里都有本账,干涉中国统一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台海距离日本本土不远,一旦局势紧张,日本的能源运输通道、贸易航线都可能受影响,到时候油价、物价飞涨,普通民众的生活肯定会受波及。 而且中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不是日本能随意招惹的。高市早苗想靠着炒作台海议题巩固右翼支持,却忽视了日本的核心利益和民众的真实诉求,被骂也是情理之中。 说到底,这波舆论反转恰恰说明,日本社会越来越清楚,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不仅违背历史潮流,还会给日本带来实实在在的祸患。高市早苗的轻率发言,不过是右翼势力的一厢情愿,既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也得不到日本民众的认可。 在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政治正确”根本站不住脚,毕竟没人愿意为了政客的野心,付出自己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