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最近爆出消息,美国两党罕见一致,竟然都认定“只有扳倒中国,美国才能从危机里爬

丁红 2025-11-14 14:41:06

美媒最近爆出消息,美国两党罕见一致,竟然都认定“只有扳倒中国,美国才能从危机里爬出来”,这事让不少人心头一紧。 对于美国政界来说,谁都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民主党和共和党,平时打得天翻地覆,各种争吵,碰见中国却能握手同盟。这种突然统一口径,为什么?难道不是他们还有别的算盘?难道就真是为老百姓考虑? 美国目前日子真有点不好过。收入分化已经不遮掩了,大企业越挣越多,普通工薪阶层反倒萎缩。消费品价格居高,很多人靠两份工作还没法满足日常开支,平均工资不涨反跌。这么点钱,学生贷款、医疗保险、房贷,能剩下啥? 政府负债数字早已经突破30万亿美元。利息都还不起,这不是个小数目。前段时间美债评级遭调低,金融市场更紧张。银行倒闭、企业裁员,时不时冒出来一桩。 产业层面,美国丧失了往日优势。造船只剩下0。2%的全球份额,和中国差距大,造个大型集装箱船都显得手生。钢铁水泥产量徘徊不前,制造业基础空心化,就是重塑,也缺工人缺技术。到底怪谁?难道不是自己放弃了工厂,把活都赶到海外。 连高科技都不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去年突破50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销路大增。美国本土品牌不仅拼不过价格,也跟不上成本。芯片、手机、5G基站,美国这些年技术垄断逐步被打破。中国的市场规模绝对让美国羡慕。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美国失去的是过去的那种“主导权”,多年前中国只挣小钱,低端加工,现在逐步挺进高端领域,连芯片、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都布局了。美国到底是怕中国,还是怕自己落后?谁都说不准。 过去说“中国只能做佣人”,如今美方却怕中国抢走“主人”的位置。是不是他们自己的成长空间缩小了,才狼狈至此?美国当铁腕“全球老大”习惯了,一旦发现别人能自己搞定项目,就觉得地盘被抢了。 两党合力针对中国,立法、政策、舆论轮番上阵。从贸易关税到投资限制,甚至科研人员都被盯上,前不久的“中国行动计划”,不少华裔学者无端受困。倒不是科学本身有问题,就是政治需要个“靶子”,制造外部敌人容易刺激情绪。 美国政府想让工厂回流,用产业链断中国路。可现实是,几十年产业结构已经变样,劳动技术、资金、供应链都不是说搬就搬。加关税、限制芯片出口,反倒让美国企业成本更高,消费者被迫买贵货。这买卖划得来吗? 真能让中国“老实”吗?说到底,美国的战略就是转移内部问题。经济下滑、就业低迷、社会不满,找中国作替罪羊,民众看不到真正改革,只看到口号口水。“我们会复苏”,嘴上说着留给市场信号,实际是一种焦虑。 有些观点还挺分裂。其实有美国专家认为,中国崛起也给世界制造了更多选择,不全是威胁。可另一边,主流舆论却始终对中国警惕,宁愿自己少赚钱,也要压中国一头。这种自相矛盾,到底能持续多久? 也有人在质疑,美国非要让中国回到“佣人”的架势,是不是在犯以前的错。明明技术进步和开放竞争能让全世界都受益,却偏要锁死市场、保障垄断,这靠谱吗?事情结果真不好说。 中国这些年成为全球产业链核心节点,谁都不能轻易替代。美国想搞单边主义,其实其他国家并不买账。欧洲、东南亚,甚至部分非洲国家都愿意跟中国合作,产业依赖已经改变全球格局。美国以为能左右局面,实际越来越边缘。 全球化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美国压制中国,也没能阻止其他国家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有点像是,他们越想掌控,结果反而把经济推向不可控。你说,这种操作究竟是聪明还是无奈? 数据不会骗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5G这些领域,中国份额在全球已达七成以上。不是夸耀,这些都是跨国公司发布的信息,你说美国真能一下子夺回来吗?没人相信吧。 真要说挑战,中国确实比过去更强大,但能不能彻底打破美国霸权?也不一定,毕竟话说回来,技术竞争、金融博弈,这些事儿变数太多了。世界经济谁说了算,变数实在太大。 美国两党目前的统一姿态,是出于战略防守还是空虚心态?谁对谁错,其实观众也不一定看得清。 也许美国真该试着解决内部问题,把精力放到创新和改革。或者继续转移矛盾,能撑多久?谁又敢下定论? 总之,美国现在逢中必反,背后逻辑看似简单,实际盘根错节。大家怎么看?美国这种“续命法”,真的靠谱吗?你要是美国政客,会怎么选?

0 阅读:30
丁红

丁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