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奥委会主席巴赫这个老头子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不纯,不就是想让中国再次申办奥运会吗?把注意打到大湾区上了,夏季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很多国家嫌弃的赛事,因为要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花费那可是巨大的,要修建非常多的基础设施,还有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撑。 先说说奥运会现在有多没人待见。早个二三十年,申办奥运得十几个城市抢破头,现在倒好,2024年那届奥运会,布达佩斯、汉堡、罗马这些城市一开始还有意向,后来全因为花钱太多陆续退出,最后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国际奥委会没办法,只能硬把这两届赛事塞给它们。 到了2032年更夸张,干脆没人愿意申办,奥委会只能主动指定布里斯班承办,这哪里是选主办城市,分明是求着人家接盘,曾经的“全球盛会”沦落到这份上,全是钱闹的。 办一届夏季奥运会的花费能吓死人,根本不是几亿几十亿能打住的。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办奥运,一开始说好了不花钱还能赚,结果光建个体育场就出了大问题,设计复杂导致工期一拖再拖,工人还罢工,最后实际花的钱比原计划翻了五倍,直接欠下20亿美元外债。 这钱最后全摊到老百姓身上,水电费、购物吃饭都要加一笔“奥运特别税”,蒙特利尔市民整整还了30年才把债还清,这就是有名的“蒙特利尔陷阱”。 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惨,原计划花46亿美元,最后花了150多亿,赛事结束后留下一堆没用的场馆,击剑馆、皮划艇赛道全荒了,杂草长得比人高,80亿美元的亏损成了希腊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老百姓的医保、教育经费都被砍了,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就算是发达国家也扛不住这份开销。2020年东京奥运会赶上疫情,空场举办连门票钱都赚不回来,原计划136亿美元的投入最后亏了超200亿,日本民众天天抗议政府浪费纳税人的钱。 里约奥运会更离谱,新建的奥林匹克公园赛后没人管,泳池里长满绿藻,篮球场成了流浪汉的住处,那些花大价钱建的场馆成了“白象工程”,看着都心疼。 21世纪以来,全球这么多届奥运会,也就悉尼和北京算没亏,但北京2008年那是倾举国之力办的,现在早就没必要再靠奥运证明什么了,其他城市基本全在亏损,伦敦亏了30多亿英镑,里约亏21亿,这样的账本谁看了不发愁。 更坑人的是“赛后综合症”,比赛就十几天,后续的麻烦却没完没了。那些为奥运建的大型场馆,维护费就是个无底洞。蒙特利尔那个体育场,到2024年还得花8.7亿美元换屋顶;雅典的闲置场馆每年光维护就要几千万欧元,钱花了还没用,纯粹是扔钱玩。 现在各国都学聪明了,与其把钱砸在这种没用的地方,不如拿来改善民生,修修医院、学校,给老百姓涨点收入,这些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就是在这种没人愿意接盘的情况下,巴赫才盯着中国不放,这次来中国看全运会,嘴上说希望大湾区办更多国际赛事,其实就是在探口风,想让大湾区申办奥运。 他心里清楚,中国2008年把奥运办得漂亮,鸟巢、水立方这些场馆后续也盘活了,觉得中国有能力接这个活,可他没算明白,中国现在早就不是2008年那个需要靠奥运证明自己的阶段了。 当年办北京奥运,是想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发展,现在中国的高铁、家电、基建早就走向世界了,不用靠一场运动会刷存在感。 再说大湾区,虽然这几年发展得好,办全运会也建了些场馆,比如香港启德体育园、维多利亚公园的沙排赛场,但这些跟奥运的规模比起来差远了。真要办奥运,就得新建一堆场馆,升级交通、通信,光是安保就要投入海量人力物力。 就算大湾区有现成的设施,改造升级的钱也不是小数目,更别说赛事期间要调动的资源,得让多少部门围着奥运转,耽误日常的工作。而且赛后这些场馆怎么办?大湾区寸土寸金,总不能让它们荒着,可维护起来又是一大笔开销,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国际奥委会自己也知道奥运没人要,搞了个“奥林匹克2020议程”,说要少花钱、多用现有资源,可根本没用,奥运规模太大的本质改不了。 巴黎奥运会95%的场馆用现有设施,结果还是有40%的场馆赛后闲置,照样被骂浪费。他们找不到别的国家,就想把压力甩给中国,反正中国有实力、有市场,可中国凭什么当这个冤大头? 看看印度就知道了,上赶着要办2036年奥运,想靠奥运当“大国入场券”,可国际奥委会压根看不上,知道印度没那实力。2010年新德里办个运动会,场馆开幕前都没完工,道路坑坑洼洼,污染还严重,真要是办奥运,指不定出多少乱子。 而中国是有能力办,但不想办,这是清醒,不是没实力。现在中国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看病方便不方便、养老金够不够花、孩子上学有没有学位,这些民生问题比一场奥运重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