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日大使:也开口了,就在薛剑痛斥高市早苗余音绕梁之际,美国驻日大使格拉斯憋不住了。11月10日推文称:“中国的真面目再次暴露无遗。就在几个月前,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将以色列比作纳粹德国。” 日本政客高市早苗扯着台湾问题说些不当的话,暗示日本可能插手台海,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当即强硬回应。 美国驻日大使还跳出来指责中方回应"太冲",可转头中日就恢复了水产品进口,日本自卫队的校官还跑到中国访问,务实合作半点没耽误。 这一闹一和之间,把现在中日关系的矛盾劲儿全显出来了,政治上针锋相对,合作上又藕断丝连,背后更是中美日三方在掰手腕。 中日建交时定下的四个政治文件里,早把"一个中国"原则写得明明白白,这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 可高市早苗偏要往红线上踩,说白了不是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日本想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的劲,在台海问题上刷存在感,既想讨好美国当"马前卒",又想趁机提升自己在地区的话语权。 美国执意将日本绑在遏华战车上,纵容其在台海问题上频频挑事。面对这种越界试探,薛剑总领事的强硬回应毫不含糊,直接把“核心利益不可侵犯”的底线摆上台面。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驻日大使竟将中方的正当维权歪曲为“问题”,这番颠倒黑白的表态,恰恰戳破了三方角力的本质,美日联手遏制中国的企图昭然若揭。 而日本一边靠着美国的"安全承诺"壮胆,一边又不敢真跟中国闹僵,毕竟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 就像这次恢复水产品进口,日本的渔民盼着中国市场救急,中国消费者也需要优质水产,这种实打实的利益绑定,不是政客几句硬话就能拆开的。 自卫队校官访华更说明,双方都在刻意管控危机,知道真闹起来对谁都没好处。 日本这套"政治挑事、经济获利"的双重标准,其实早有先例。 当年在历史问题上,一边有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伤害邻国感情,一边又忙着跟中国谈汽车、电子产业合作。 在半导体领域,一边跟着美国搞技术限制,一边又偷偷派企业来中国谈合作。 这种"又要又要"的心态,本质上是想两头占便宜,可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放到国家相处的层面,这种"对抗与合作并存"的情况不算新鲜,但关键是不能突破底线。 就像中俄之间,也有过分歧,但从不在对方核心利益上做文章,反而能在能源、航天等领域深度合作,而有些国家总想着"极限试探",结果只会自食恶果。 日本要是真以为靠着美国就能在台湾问题上胡来,那就打错了算盘。 合作的前提,是守住政治根基,台湾问题不是"筹码",而是"禁区";美国的拉拢也不是"保护伞",而是"枷锁",只会让日本陷入"选边站"的困境。 现在的中日关系,就像走钢丝,既要保持平衡搞合作,又得站稳立场护底线。 日本要是真想让两国关系稳定,就得收起那些小心思,别再拿台湾问题当幌子。 毕竟,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跟着别人挑事,最终只会砸了自己的脚。 信源:观察者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我使馆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