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四五代人都住在这里,根本就不知道......”[听歌] 在杭州萧山戴村镇尖山下村,山坡上遍布着赭红色巨石,最大的堪比卡车大小。 当地村民世代在此生活,却不知这些布满孔洞的石头承载着地球1.2亿年前的记忆。 直到地质专家考察确认,这里竟是白垩纪早期火山喷发的遗迹。 沿着国家登山步道行走,转过刻有“亿年火山峡”的路牌,便可见层层叠叠的火山集块岩。 这些岩石表面密布蜂窝状孔洞,是岩浆喷发时气体逸出形成的自然痕迹。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这些岩石在阳光下泛着独特光泽,形成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 63岁的村民杨大姐指着白色建筑旁的巨石介绍,村里人曾称它为“老鹰石”。 过去下雨时石缝会渗出红色液体,被附会为神话传说,其实这是岩石中矿物质遇水溶解的正常现象。 该地区岩石属于火山集块岩,火山喷发时,近处岩浆快速冷凝形成巨型石块,远处细颗粒则沉积成西湖宝石山的红砂岩。 这一发现为小山村带来新机遇,原本以竹笋种植为主的村庄,如今发展了特色旅游。 新建的溯溪露营基地和观星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 当地民宿经营者介绍,不少游客专程前来观测星空,因为这里的光污染较少,夜间观星条件良好。 “跑马灯”这项传承三百年的传统技艺,原本只在祠堂内表演,如今成为展示给游客的文化项目。 巡游队伍经过火山遗址时,参与者会合唱传统歌谣,吸引游客加入互动。 登山爱好者在这里发现了独特的徒步路线,从“绝望坡”到“好汉坡”,8公里山路布满火山岩形成的天然台阶,登顶后可观赏火山岩天然石桥,雨后天晴时常有彩虹跨越山谷。 溪畔咖啡馆利用火山岩做装饰,游客可以边品咖啡边观赏溪水冲刷巨石的景象。 新建的地质研学馆内,孩子们通过专业设备观察火山岩的矿物结构。 当地农家乐开发出特色菜品,如用竹筒盛装的石烤土鸡,受到游客欢迎。 火山喷发形成的土壤富含矿物质,山间生长着野生覆盆子,竹林中发现蓝喉蜂虎等鸟类。 当地养殖的蜂蜜因采集自火山灰滋养的野花,形成独特风味。 当科学与乡俗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击掌时,便引起了网友们关注的目光,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上周刚打卡回来!石头比照片还震撼,随手捡了块带孔的火山石给孩子当标本,小家伙现在天天抱着研究!” “作为地质专业的说两句:这里确实是华东地区罕见的火山集块岩露头,蜂窝构造是岩浆冷凝时气体逃逸形成的,建议带孩子来看看比课本直观多了。” “本地人路过!小时候常在石头上跳来跳去,现在才知道踩的是1亿年的历史!村里农家乐的竹筒火山鸡确实香,但要说能养生我是不信的...” “凌晨四点爬起来看银河真没吹牛!就是民宿被子有点潮,建议带件外套。偶遇的白鹇太惊艳了,像戴了白头盔的精灵!” “希望别过度开发!现在还能免费参观,就怕以后围起来收门票。建议学学日本火山遗迹的保护经验,在步道旁多设些科普解说牌。” 如果你来规划这条火山徒步路线:是会优先保护原始地质痕迹设立隔离带?还是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来说说你的“开发与保护平衡方案”! 信息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