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数i被量子力学“开除”?薛定谔的百年纠结迎来终极反转!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1-13 21:08:10

大反转!虚数i要被量子力学“开除”了?这个数学符号,当年让薛定谔纠结了大半辈子,现在正面临一场生死挑战。 以前学量子理论,虚数i几乎是绕不开的。就拿薛定谔方程来说,少了i,根本没办法描述波函数怎么随时间变化。 微观世界里的事儿本来就怪,比如粒子的干涉、叠加这些现象,全得靠复数的相位特性才能说清楚。像双缝实验里出现的明暗条纹,说到底就是波函数相位叠加的结果,没有复数的话,根本算不出这些条纹会怎么出现。2021年还有实验说,虚数在量子理论里是必须的,找不着能替代它的东西。 但今年不一样了,好几篇论文出来,直接把之前的结论推翻了。 德国和法国的研究团队一起搞出了纯实数版本的量子理论,不用i,也能精准算出和标准理论一样的结果。 更让人关注的是谷歌量子领域专家的发现。量子计算里常用的T门,以前都得靠复数旋转才能实现,现在居然能找到完全替代的办法。这就意味着,量子计算不用复数,也能正常跑起来。 不过大家别误会,实值理论只是不用i这个符号了,并没丢掉i原本的作用。 其实复数乘以i,本质上就是在复平面上转90度,而这个旋转,正是描述量子态变化的关键步骤。实值理论的做法,是用更复杂的实数组合,把这种旋转过程模拟出来。 打个比方,要是描述两个粒子的状态,用复数版本只需要4个参数,换成实数版本就得用16个。就像把精装修的房子拆成毛坯房,功能还在,但过程麻烦多了。 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早在1960年,就有物理学家提出过实数量子理论,只不过那时候这个理论太繁琐,没多少人愿意用。 薛定谔当年其实也反感i,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没有i的话,波函数的概率守恒都没法保证。要知道,i能确保波函数模平方不变,而这正是计算粒子出现概率的基础。 现在学术界基本有了共识:复数不是量子理论里“非有不可”的,但确实是“用着最方便”的。 这就像写文章,用中文和英文都能写,但总有一种语言能让表达更简洁、更顺畅。量子理论里的叠加原理、相干性这些概念,用复数来描述,本来就很顺手。 那虚数真的会从量子力学里消失吗?现在还说不好。 就像以前有人觉得负数“没用”,可后来负数成了会计学的基础。或许i不是量子世界里必须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人类理解微观规律时,能走的一条“捷径”。 这场争论已经持续了上百年,与其说大家想把虚数淘汰掉,不如说在追问一个问题:我们用来描述自然的数学工具,到底是人类“发明”出来的,还是从自然里“发现”的?这个答案,恐怕还得等更多实验来告诉我们。 参考资料——2025年德国团队实值量子理论论文:发布于arXiv平台,提出与标准复值理论等价的实值版本,链接:

0 阅读:45
烈火科学风暴

烈火科学风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