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方向,一群乌军向俄军投降。当然,乌克兰政府不会承认,甚至还会说这些投降的乌

分享星辰 2025-11-13 20:54:00

红军城方向,一群乌军向俄军投降。当然,乌克兰政府不会承认,甚至还会说这些投降的乌军士兵是俄军士兵扮演的,因为掩饰失败已经成了乌克兰政府的政治正确。 2025年11月的红军城战场,早已不是宣传口中的“可控区域”,而是被炮火撕裂的绝境。俄军近卫第98空降师与顿巴斯地方武装从两翼合围,三天就撕开了乌军外围防线,这座连接顿涅茨克与哈尔科夫的战略重镇,90%以上区域已插上俄军旗帜。投降的不是散兵游勇,而是装备法国“勒克莱尔”坦克和“凯撒”火炮的第47机械化旅——乌军号称最精锐的法械部队,在十次反冲锋全败、伤亡超2300人后,剩余800名士兵在工业区举了白旗。 这些士兵的选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最后几天里,他们每人每天只能分到10发子弹,没有空中支援,连裹腹的食品都耗尽了,伤员因缺药在剧痛中死去。有投降士兵接受采访时说,坚守的命令从基辅传来,可补给线早就被俄军切断,继续抵抗不过是白白送死。可泽连斯基在基辅的记者会上,还在说“红军城仍在控制中,俄军不足500人”,这种与战场实况完全割裂的表态,让前线士兵寒心,也让外界瞠目。 更讽刺的是,高层的矛盾已经摆上了台面。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忍不住坦言,红军城防御面临严峻挑战,兵力和弹药的短缺根本无法阻挡俄军攻势,隐晦批评基辅的指令不切实际。这话直接捅了马蜂窝,总统办公室立刻反击,指责他“夸大困难、动摇军心”。一边是泽连斯基坚持要在12月初发起冬季反攻,一边是瑟尔斯基主张战略防御优先补短板,指挥体系的混乱,让前线的困境雪上加霜。 乌军的窘境早已不是秘密。总参谋部内部报告显示,东部战线兵力缺口超4万人,多个作战旅编制不足一半,有的部队甚至要招募50岁以上的预备役士兵填补空缺。弹药更是告急,每天消耗8000发的155毫米炮弹,库存只够撑三天,法国承诺的补给迟迟不到,不少西式装备成了没子弹的“摆设”。加上俄军精准打击能源设施,乌克兰全国每日停电12小时,前线的取暖、通讯器材近乎瘫痪,这样的条件下,士兵的投降更像是对现实的无奈回应。 乌克兰政府的否认套路,其实早有先例。可这次的投降视频里,俄军在市中心广场升旗的画面、投降士兵排队接受检查的场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不是一句“俄军扮演”就能掩盖的。民众不是傻子,前线士兵的困境、高层的内讧、外援的锐减,这些信号都在说明局势的严峻。 战争的本质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无数普通人的生死抉择。当基辅的政治正确需要用士兵的生命来维系,当掩饰失败比解决问题更受重视,这样的坚守早已失去了意义。国际社会期待的和平谈判迟迟没有进展,而前线的士兵还在为无法实现的目标付出代价。或许只有正视现实,停止自欺欺人的掩饰,才能为局势找到转机,让更多人免于战火煎熬。 红军城战斗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