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印度什么先进武器都没用,该“挨打”还是要"挨打"!印度称,俄罗斯米格29K战机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1-13 19:44:46

给印度什么先进武器都没用,该“挨打”还是要"挨打"!印度称,俄罗斯米格29K战机雷达可靠性差,频繁出现故障。而且战备率低于50%。 2025年10月,黑客组织“黑镜”从俄罗斯罗斯特克公司系统里挖出一堆内部文件,直接把米格-29K上那款Zhuk-ME雷达的毛病抖落得干干净净。印度海军早几年就抱怨雷达不靠谱,故障频发,战备率老是卡在50%以下,现在文件一曝光,算是坐实了。合同里明明写着雷达平均无故障时间得150小时,无缺陷间隔至少120小时,结果实际用起来,每20小时就出事儿。这不光是技术问题,还牵扯到交付时的猫腻,印度花了大把钱买的先进装备,愣是成了半拉子活儿。搁谁身上都得窝火。 2004年,印度海军跟俄罗斯米格公司签下采购协议,总价16亿美元,买了16架单座米格-29K和4架双座训练型,专为“维克拉马迪蒂亚”号航母量身定做。后来又追加订单,到2016年总共45架。Zhuk-ME是脉冲多普勒雷达,本该能探测150公里外目标,还带多目标跟踪功能,听着挺高端。合同标准是基于印度海军的计算,他们觉得这个故障率能支撑日常海上巡逻。可文件显示,俄罗斯在测试时玩儿虚的,用模拟模块替换真家伙,数据硬生生拉高了可靠性指标。实际交付后,印度海军在果阿汉萨基地的年度俄印可靠性会议上测出来的数据,2016年初MTBD就只有20小时,MTBF97小时,差了老鼻子了。到2017年中期,MTBF还降到更低,基本每趟飞行都得提心吊胆。 这故障可不是小打小闹。文件里列得清清楚楚,电路板过热、信号处理器坏掉、电传飞控系统不兼容,这些问题从2016年到2018年反复发作。印度海军的CAG审计报告早在2016年就点名,米格-29K的服务性率在21.3%到47.14%之间晃荡,一艘航母满载20架,能飞的顶多9架。想想看,航母出海巡逻,雷达一罢工,防空网就漏风,敌机靠近时等于睁眼瞎。2019年5月,这雷达甚至被从原厂认证证书上划掉,等于官方承认不达标。印度海军不是没提意见,早几年就跟俄罗斯磨嘴皮子,要求升级,可有限的补丁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到现在,45架机队里,20%因为雷达问题直接趴窝。 战备率低成这样,根子还在雷达上,但也暴露了印度海军的维护短板。经费不是问题,印度军费年年涨,可后勤调度乱套,备件仓库堆着灰,零件发放老拖后腿。俄罗斯那边呢,文件泄露后没啥正式回应,只在内部会议上承认数据有偏差。可这事儿搁在国际军贸圈,信誉损耗不小。印度海军的航母编队,本该是印度洋上的王牌,现在却成鸡肋。维克拉马迪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两艘航母,米格-29K是主力,可实际出动率低,联合演习时常常只能派一半飞机上天。俄罗斯武器在其他地方还能扛事儿,比如乌克兰空军那些上世纪80年代的米格-29A,老古董了,还在前线天天飞,躲在土跑道上执行打击任务,雷达锁定目标扔导弹,避开S-400火力,十几架机子轮番上,维修就在野外帐篷下搞定。可印度的米格-29K,新机啊,2010年后造的,几乎没打过仗,和平时期还飞不起来,这对比多扎心。 话说回来,印度也不是光挨打不还手。最近他们推自家HAWK-I有源相控阵雷达,900系列,专为米格-29K升级。DRDO和HAL联手搞的,填补俄罗斯系统的空子。文件曝光后,印度防务圈子议论纷纷,说这回得加速本土化。HAWK-I不光可靠,还能多目标跟踪,探测距离拉到200公里。海军已经在测试,计划换上45架的机队。早几年,印度就因为米格-29K的机身裂纹和RD-33发动机故障吃过亏,2020年和2022年两次坠海事故,一死一伤,调查报告直指维护延误。现在雷达事儿一出,更逼着他们转向法国阵风M或美国F/A-18,海军MRCA项目里,这些选项排队等着。 这事儿搁国际军贸看,挺典型的。俄罗斯武器性价比高,出口量大,可售后支持总有水分。印度买了苏-30MKI、T-90坦克,问题也不少,发动机寿命短,备件贵。反观西方装备,法国拉法叶、美国阿帕奇,贵是贵,可可靠性高,培训跟得上。印度海军的痛点,就在于依赖进口,供应链一卡壳,全线瘫痪。黑客泄露的文件不光戳了俄罗斯的脊梁,也给印度敲警钟:先进武器不是买来摆设,得配上靠谱的管理和本土技术。否则,花再多钱,该出纰漏还是出。

0 阅读:43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