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毛主席活到了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

盘盘鸭 2025-11-13 18:43:51

虽然毛主席活到了83岁,但他的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长寿是因为本人比较注重保养。” 1974 年中南海书房,毛主席连续批阅文件 12 小时,指尖沾着墨水仍未停下。   警卫员递上热茶劝他休息,他却起身拿起毛巾:“用温热毛巾擦个身,比歇着更解乏。” 没人想到,这位日理万机的领袖,即便在晚年最忙碌时,也没丢了保养的初心。   那年秋天,毛主席因工作频繁熬夜,保健医生徐涛建议减少夜间工作,他却笑着摇头。   “白天要见人、开会议,只有夜里才能静下心看文件”,话虽如此,他却有自己的调节法。   每工作两小时,就会在书房里慢慢踱步,从书架走到窗前,再绕回书桌,走够十分钟才坐下。   有时走累了,就靠在椅背上让警卫员帮忙梳头,梳到头皮发热,他总说 “这样脑子更清醒”。   回溯到 1938 年延安时期,毛主席在窑洞撰写《论持久战》,常常通宵达旦。   窑洞里没有暖气,寒冬腊月,他写一会儿就搓搓手、跺跺脚,实在冷了就起身绕着窑洞跑几圈。   炊事员送来的小米粥,他总会留半碗,等凉到温热再喝,说 “热粥伤胃,温粥养人”。   那时他还爱和战士们一起种菜,在窑洞旁开垦小块菜地,浇水、除草都亲自动手,说 “干活能活动筋骨”。   1956 年毛主席第一次横渡长江,出发前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递上强心针备用。   他却摆手拒绝:“我靠的是平时的锻炼,不是针剂”,说完便跃入江中,游得又稳又快。   游完上岸,他没马上休息,而是找了块石头坐下,晒着太阳喝起热茶,还和身边人聊起游泳技巧。   “游泳要顺着水流的劲儿,不能硬拼,就像做事一样,得讲究方法”,这番话里藏着他的养生哲学。   1960 年困难时期,全国物资紧张,毛主席主动提出减少自己的口粮定量。   炊事员想偷偷给他加个鸡蛋,他发现后严肃拒绝:“大家都在吃苦,我不能特殊”,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   那段时间,他的主食多是掺了红薯干的窝头,菜也以青菜为主,却从没抱怨过伙食差。   晚上工作累了,就吃几颗炒黄豆当加餐,说 “黄豆有营养,还能当零食,一举两得”。   1972 年毛主席生病住院,刚能下床活动,就开始在病房里散步。   医生劝他多卧床休息,他却说 “老躺着身体会生锈,慢慢走几步对恢复有好处”,每天坚持走两趟。   病房里没有梳子,他就用手指代替,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用手指从额头梳到后脑勺,重复几十次。   “手指梳头和用梳子一样,能刺激穴位,还不用麻烦别人”,他总用这些简单方法照顾自己。   1950 年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日夜关注前线战况,常常几天几夜睡不好觉。   秘书担心他的身体,想让他吃点安眠药,他却拒绝:“安眠药吃多了伤脑子,我有自己的催眠法”。   他的催眠法就是睡前泡脚,用温热的水泡二十分钟,泡完擦干脚,再按摩几分钟脚底。   “脚底有很多穴位,按摩能放松身体,比安眠药管用”,靠着这个方法,他总能快速入睡。   1965 年毛主席到井冈山视察,当地干部想安排轿子抬他上山,他坚决不同意。   “我能自己走,爬山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感受当年红军的不易”,说完便拄着拐杖往山上走。   走到半山腰,工作人员想扶他,他却摆摆手:“我自己能行,你们不用帮我”,坚持爬到山顶。   站在山顶,他望着远处的群山,笑着说 “爬山就像过日子,只要坚持,总能到顶”。   如今,毛主席当年用过的拐杖、泡脚的木盆,和茶缸、梳子一起被珍藏在博物馆里。   这些普通的物件,见证了他在繁忙工作中坚持保养的日常,也藏着他长寿的秘密。   他用一生证明,再忙也能挤出时间关注健康,再平凡的方法,只要坚持就能见效。   这份把保健融入工作与生活的智慧,至今仍在提醒我们:健康从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在日常点滴中坚守。     信源:养生茶馆|毛主席的保健医说 国人吃饭方式藏大病——新湖南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