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价格单日暴涨68%,锂电池关键材料紧缺,这些上市公司产能不俗锂电池核心材料领

候鸟谈商业 2025-11-13 10:45:56

VC价格单日暴涨68%,锂电池关键材料紧缺,这些上市公司产能不俗锂电池核心材料领域正掀起一场供需革命,作为电解液关键添加剂的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一夜飙升68%,引发资本市场对该产业链的密切关注。近日,锂电池电解液关键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出现惊人涨幅。据鑫椤锂电数据,11月12日电池级VC散单价格跳涨68%,达到10-12万元/吨,部分渠道报价甚至高达11万元/吨。较9月初的4.63万元/吨,VC价格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涨幅已超过130%。这一轮VC价格的暴力上涨,直接带动了VC概念股在资本市场的集体躁动——孚日股份走出五连板,华盛锂电七个交易日涨幅达112%,永太科技、富祥药业等产业链相关公司股价也连续走强。01 VC的重要性:小添加剂,大作用在锂电池的世界里,VC虽然只是电解液中的一种添加剂,占比不大,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公开资料显示,VC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作为有机成膜添加剂和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可抑制电解液分解以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是当前使用量最大的电解液添加剂。VC对电池性能的提升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它对电池长循环性能的改善效果显著。随着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中的市占率持续提升,VC的单位用量也在显著提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02 涨价潮的根源:供需失衡的全面爆发此轮VC价格暴涨的背后,是供需基本面的根本性变化。从供给端看,VC行业在2023-2025年经历了深度洗牌,价格竞争激烈,即使是行业龙头也面临盈利压力。华盛锂电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亏损1.89亿元,毛利率为-19.41%。持续的行业亏损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产能出清,而新增产能却跟不上需求增长步伐。从需求端看,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VC需求的主要动力。根据高工锂电调研统计,2025年Q3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65GWh,同比增长65%。2025年前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430GWh,已超2024年全年的28%。招商证券分析指出,部分头部电解液厂、电池厂VC库存见底,已经出现向VC厂商驻场要货的情况。这种“驻场要货”的现象,充分反映了VC供给的紧张程度。03 A股VC概念股全景图随着VC价格飙升,A股相关概念股成为市场焦点。下面按产能大小对主要VC生产企业进行系统梳理:头部核心产能企业华盛锂电(688353):当前VC年产能9000吨,全球市场份额约15%,位列全球第二、A股第一。公司2025年4月抛出重磅扩产计划,拟投资9.5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VC项目(一期3万吨)”。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FEC(氟代碳酸乙烯酯)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稳居行业第一。孚日股份(002083):拥有独特的产能结构,碳酸亚乙烯酯粗品产能1万吨,精制产能1万吨,合计2万吨。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生产VC和FEC,能最大程度控制成本。近期股价走出五连板,成为VC概念龙头股。新宙邦(300037):通过控股子公司瀚康化工开展VC业务,当前VC、FEC产能合计超1万吨水平。部分资料显示公司现有VC年产能为1.5万吨,并计划2025年将产能扩至3万吨。公司采用“催化环化”工艺,产品纯度达99.99%,海外收入占比超30%。富祥药业(300497):已形成年产8000吨碳酸亚乙烯酯(VC)和37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规模化产能。公司采用环保优势显著的催化合成法,产品通过三星SDI、LG化学认证。海科新源(301292):当前VC产能1.1万吨,计划扩产至1.3-1.5万吨,在VC领域产能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中等产能及扩产型企业石大胜华(603026):当前VC产能0.8万吨/年,规划扩至1.5万吨/年。依托自身在锂电溶剂领域的雄厚实力,VC生产可借助溶剂业务的产业链资源实现协同降本。永太科技(002326):现有VC产能5000吨/年,2025年Q3出货量同比增长40%。产品主要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目前正推进新增6000吨VC产能,预计2026年Q1投产。天赐材料(002709):公司控股子公司具备3000吨/年的VC生产能力,2025年4月备案通过新增1.2万吨/年纯化能力技改项目。公司构建了从锂矿到锂盐、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体系,六氟磷酸锂自供率高达99%。新增产能潜力企业泰和科技(300801):一期1万吨VC项目在2025年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12月批量供货。其采用的“酯交换+精馏”工艺,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产品已通过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送样测试。联泓新科(003022):4000吨VC装置已完成中交,试生产准备就绪,预计2025年Q4正式投产。依托自身已投产的碳酸酯溶剂产能,实现溶剂与添加剂联产降本。04 产业链协同与成本竞争随着VC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产业链布局与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决胜关键。孚日股份通过自建4万吨/年氯代碳酸乙烯酯(VC关键原料)装置,实现全产业链生产,能最大程度控制成本。2025年其VC毛利率达35%,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天赐材料则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艺优化,使VC生产成本比同行低10%-15%。公司构建的“原料-添加剂-电解液”全产业链布局,让VC自供率超过80%。华盛锂电子公司祥和新能源的“年产8万吨氯代碳酸乙烯酯项目(一期4万吨)”已进入试产阶段,为新建VC项目提供了稳定的中间产物供应保障。这种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布局,大幅增强了公司的成本竞争力。05 海外企业与全球格局在全球VC市场,日本和韩国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日本触媒(Nippon Shokubai,4114.TSE) 是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化工巨头,总市值约19.5亿美元,主要从事各类化学品的制造和销售,在电池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布局。中央硝子(Central Glass,4044.TSE) 作为日本老牌化工企业,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2024年宣布量产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韩国ENCHEM(A348370) 是韩国主要的电解液和功能性添加剂制造商,主要提供用于可充电电池、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电解液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未上市的山东亘元作为全球VC市场的隐形巨头,2024年VC出货量市占率超过40%,堪称行业第一。该公司是宁德时代参股企业,规划将VC产能扩至20万吨/年,一旦扩产项目落地,将极大改变全球VC市场的供应格局。06 未来趋势:高景气度能否延续?对于VC行业未来的价格走势,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招商证券表示,近两年锂电下游储能市场持续超预期,动力市场中铁锂电池市占率也在持续提升,VC对电池长循环性能的改善较为明显,单位用量也在显著提升,VC价格有望继续上涨。除受需求增长带动价格上行推动外,受添加比例较低叠加低库存等因素影响,下游电解液厂家对于材料涨价的接受度较高,价格上涨可成功转移至下游,预计后续价格仍将稳步上行。据产业反馈,部分头部电解液厂、电池厂VC库存见底,已经出现向VC厂商驻场要货的情况,最高的报价已达7万以上。另一方面,VC行业的技术迭代也在持续推进。永太科技采用的“电化学合成”技术可使能耗降低20%。新宙邦则依托自身在氟化工领域的技术积累,持续提升VC产品纯度,以满足高端电池的使用需求。07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从投资角度看,VC行业当前呈现出明显的“价量齐升”逻辑。一方面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下游需求快速增长,给相关企业带来业绩弹性。然而,投资者也需注意以下风险:产能扩张风险:随着各大企业纷纷扩产,2026年后VC产能可能大幅增加。山东亘元规划20万吨产能,华盛锂电规划6万吨产能,新宙邦计划扩至3万吨产能,若这些产能全部落地,可能改变供需格局。技术路线风险: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的发展可能对现有液态锂电池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天赐材料、新宙邦等企业已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进行布局,这可能改变未来添加剂的需求结构。行业周期性风险:锂电池材料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当前的高景气度可能因供需关系改变而出现拐点。2024年天赐材料、华盛锂电等企业的业绩下滑,正是行业周期性的体现。市场的变化瞬息万变,但产业发展的趋势却有着清晰的逻辑。VC作为锂电池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其未来需求增长有着坚实支撑: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900GWh,并在2030年进一步激增至5623GWh。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提升和储能产业的爆发,VC行业的景气周期或许比许多人预想的更为持久。而技术、成本、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成为企业在这轮行业洗牌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0 阅读:2
候鸟谈商业

候鸟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