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 谁能想到,沙特和伊朗这对斗了几十年的老冤家,居然能坐在一块儿握手言和。2023年3月,在中国的促成下,两国在北京签了协议,答应两个月内重开使馆,还激活了早年签的安全和经济合作协议。 这事儿在中东炸开了锅,沙特本地媒体把伊朗大使馆重新开张的消息妥妥放在头版,可就在差不多时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大老远跑到沙特谈事儿,当地媒体压根没给多少版面,连个像样的报道都少见。 这反差简直太刺眼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东国家对美国那套指手画脚的做法,早就不耐烦了。沙特能源大臣后来那句反问说得特实在:“难道我们沙特不能为自己国家的人民着想吗?”这话问得美国哑口无言,毕竟谁也没道理逼着一个主权国家放弃自家利益,去迁就别人的霸权野心。 以前中东国家就算心里不痛快,也得看着美国的脸色办事,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在悄悄转变思路,不想再当别人棋盘上的棋子。最明显的就是往金砖、上合这些国际组织里挤,2024年年初,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干脆直接加入了金砖国家,从原来的观察员变成了正式成员,跟其他新兴国家抱团取暖。 卡塔尔也一直在争取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地位,埃及更是卯着劲参加各种国际多边机制,说白了就是想换个活法,不再被美国主导的体系牵着鼻子走。 这种觉醒可不是嘴上说说,各国都拿出了实打实的行动。叙利亚这几年被美国制裁折腾得够呛,2023年地震后,美国明明知道灾区急需救援,却只给了180天的临时制裁豁免,还把救援物资的流通卡得死死的。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直接戳破了这种虚伪:“西方眼里只有政治,没有人道主义”,叙利亚外交部更硬气,说这根本就是假惺惺的表演,直接要求美国无条件取消所有制裁。 伊拉克议会好几次提出要让美国驻军撤出,黎巴嫩真主党也从没怕过美国的威胁,也门胡塞武装更是敢直接对美国支持的目标采取行动,这些事儿搁以前可能不敢想,但现在中东国家就是要摆明态度:我的地盘我做主。 阿联酋的选择更能说明问题,这几年跟中国的合作越走越近,尤其是汽车贸易,2025年前三季度,阿联酋一口气买了36.8万辆中国车,同比涨了59%,直接冲到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的第二位。 要知道以前中东汽车市场基本是日韩品牌的天下,可中国车企凭着性价比和适应本地需求的调整,硬是抢下了份额。沙特2023年就买了20多万辆中国车,比2019年翻了四倍还多,长安、吉利的小型SUV在当地卖得特别火,车企还特意根据中东的气候,强化了空调制冷效果,减少天窗配置,连轮胎都换成更耐磨损的款式。 美国看着眼馋,想逼着中东国家疏远中国车企,可人家不傻——中国车又便宜又好用,售后服务也跟得上,凭什么要为了美国的私心换品牌?艾睿铂咨询公司都算过,到2030年中国汽车在中东非洲的市场份额能涨到34%,比现在翻三倍还多,这根本不是美国能拦得住的。 美西方国家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中东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地区了。以前美国靠着石油美元和军事存在就能掌控局面,可现在沙特敢不听招呼减产石油,阿联酋敢跟中国深化贸易合作,伊朗和沙特能跨过美国直接和解,这些事儿凑在一起,就是一条清晰的主线:中东国家要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就像沙特搞的“2030愿景”,放开女性驾车后,30%的购车者都是女性,她们更爱中国车企的设计和配置,这就是中东自己的需求,跟美国的霸权算计半毛钱关系没有。 现在国际秩序正在重新洗牌,中东国家的觉醒就是这个大趋势的一部分。美国还想着用制裁、施压那套老办法,可根本不管用了——你制裁叙利亚,人家就公开骂你虚伪; 你想拦着中国汽车进入中东,人家转头就下更大的订单;你想挑拨沙特和伊朗的关系,人家直接在中国的促成下握手言和。金砖扩容、上合影响力提升,这些新兴平台给了中东国家更多选择,不用再在美西方的圈子里委屈求全。 说到底,中东的怒火不是突然烧起来的,是几十年霸权压迫下的总爆发;各国的转变也不是一时兴起,是看透了“跟着美国走没好果子吃”的现实。 中国汽车产业在中东的崛起只是个缩影,说明只要是真能带来好处的合作,不管霸权国家怎么反对,都能扎下根来。未来中东国家只会更抱团,更敢说不,毕竟谁都想为自己的人民谋福利,而不是当别人霸权游戏里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