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号,法国小伙马库斯在视频里发出求助,称他在成都的和平小屋被人破坏。他和女友在成都开了一个和平小屋,里面有很多他外祖父在抗战时期拍摄的珍贵照片,展示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和当时的人物礼物,12号他发出视频说,当地自称自律委员会的杨某某来找他要钱,说要每个月要钱,不给钱就不让小屋对外开放。 这个仅仅开放十一天的“和平小屋”,本是马库斯与两位中国伙伴钟灏松、白士杰心血结晶。法国青年马库斯,那位捐赠了家族珍藏的日军侵华证据照片的小伙子,如今正面临令人心寒的困境。他在成都锦江岸边创办的这个小小空间,陈列着他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拍摄的抗战历史照片复印件,是他们团队向中国无偿捐赠这批珍贵照片后的又一个公益项目。 这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小屋,一砖一瓦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镜子里反射着初心,青花瓷U盘见证着官方认可,那些老照片默默诉说着不能遗忘的往事。就是这样一个承载沉重历史记忆的地方,竟然有人要让它“没法对外开放”,这种行径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 马库斯曾经困惑过。当初有人质疑照片真实性时,他母亲就不解地问:“照片一直放在盒子里,怎么会是假的?”如今,他可能更加困惑——为什么传播历史真相,却要面对自称“自律委员会”者的威胁? 那些要求每月缴费的“自律委员会”,究竟是谁给的权力?他们自律的到底是什么?是打着管理幌子敛财的“自律”,还是破坏社会和谐的“自律”?倘若如此珍贵的和平小屋都无法在成都安然立足,我们又将如何面对那些曾在照片前驻足沉思的16岁学生? 讽刺的是,就在马库斯遭遇威胁的同一天,成都正酝酿出台新规,明确小区利用共有部分经营收入归属全体业主。城市在努力规范管理,而有人却假借“自律”之名行勒索之实。 从发现照片、面对质疑到完成捐赠,这条路上阻力从未间断。马库斯说过,“压力太大了——有攻击,有质疑,还有人想利用我们。”但这位法国教师和他的伙伴们始终坚持,“历史真相需要被看见”。 如今的小屋危机,不再只是马库斯一个人的事。当那位从河南专程来成都参观的21岁青年王志豪,从开馆就守在展馆里为路人讲解时,我们已经明白,和平小屋承载的是民族的集体记忆。 是时候让我们成为马库斯的后盾了。既然他能顶着压力把几十年前的照片捐赠中国,我们难道不能保护这个小屋继续敞开大门?如果这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都无法生存,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几面展墙,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与守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