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再批郑丽文:你郑丽文第一个献花的对象竟然不是蒋介石,不是蒋经国,而是那些

明月文史世界啊 2025-11-12 23:10:47

蔡正元再批郑丽文: 你郑丽文第一个献花的对象竟然不是蒋介石,不是蒋经国,而是那些所谓的白色恐怖受难者,你这样做能交代的过去吗?能说得过去吗? ​最近蔡正元的火气可是不小,先是批评郑丽文接受媒体专访,骂郑丽文是大嘴巴!紧接着又批评郑丽文去参加白色恐怖228受难者秋祭活动,大骂郑丽文的举动就是投降!如今又再批郑丽文,为何你第一个献花的对象不是老蒋,不是小蒋,而是那些白色恐怖受难者? 好家伙!这哪是简单的“骂几句”,分明是深蓝派对着国民党主席的“宣战书”!蔡正元拍着桌子连珠炮似的怼,唾沫星子都快溅到镜头上——作为国民党内出了名的“历史捍卫者”,他这辈子都把蒋介石、蒋经国当成“党魂图腾”,现在自己人对着“白色恐怖受难者”鞠躬献花,在他眼里比投靠民进党还丢人!你们知道秋祭现场有多戳深蓝的眼吗?郑丽文穿着深色西装,弯腰把白菊放在受难者纪念墙前,鞠躬足足5秒,还跟几位白发苍苍的受难者家属握手说话,那场景被拍下来传到深蓝社群,立马炸了锅,有人直接骂“这是给国民党的祖坟刨坑”! 先掰扯掰扯“白色恐怖”到底是啥——1949年到1991年,国民党在台湾实施“戒严令”,期间以“通匪”“叛乱”为由镇压异见人士,近14万人被逮捕、判刑,甚至处决,很多人只是说了句对政府不满的话,就被抓去关十几年,家属也受牵连抬不起头。228事件更不用提,1947年的那场悲剧,至今是台湾民众心里的一道疤。蔡正元嘴里的“所谓受难者”,在无数台湾人眼里,是被时代碾压的无辜者,郑丽文献花,说白了是想给国民党“洗去血腥”,可在蔡正元看来,这是对老蒋、小蒋的“背叛”——毕竟当年的白色恐怖,正是在老蒋主导、小蒋执行的“戒严体制”下发生的。你们觉得,郑丽文这步是“正视历史”,还是真如蔡正元说的“投降”? 郑丽文也不是软柿子,当场就怼了回去:“纪念受难者是人性,不是政治!”这话听着硬气,背后全是国民党的生存焦虑。现在的国民党早就不是当年的“独大党”了,深蓝基本盘越缩越小,年轻人大多对“老蒋崇拜”不感冒,反而对白色恐怖、228事件的历史真相很关注。郑丽文刚上任就去秋祭,还把献花对象优先给受难者,就是想抢“正视历史”的话语权,拉拢中间选民和年轻群体——毕竟2024年选举,国民党输就输在年轻人不买账,现在想靠“人性牌”扳回一局。可她忘了,国民党的基本盘里,还有大批像蔡正元这样的深蓝老人,他们吃的是“老蒋香火饭”,怎么能容忍主席“胳膊肘往外拐”? 蔡正元的火气,本质是“路线之争”的爆发!他骂郑丽文“大嘴巴”“投降”,说到底是怕国民党丢了“深蓝底色”——在他眼里,国民党就该坚持“一个中国、三民主义”,供奉蒋氏父子,跟“正视白色恐怖”这种“民进党话术”划清界限。可郑丽文想走“中间路线”,既不丢统派立场,又想靠“历史和解”改善形象,这两种想法撞在一起,不吵才怪!更有意思的是,党内大佬们的态度耐人寻味:马英九没敢公开表态,洪秀柱说“纪念受难者是应该的”,朱立伦则含糊其辞说“要团结”,明显是各打各的算盘——国民党这“内斗基因”,真是到死都改不了! 这里得说个专业知识点:“戒严体制下的白色恐怖”是经台湾官方认定的历史事实,2010年台湾就成立了“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目的就是调查白色恐怖和228事件真相,补偿受难者家属。郑丽文的献花举动,其实是符合“转型正义”潮流的,可蔡正元却把它当成“投降”,这说明国民党内对“转型正义”的认知,还停留在“对抗民进党”的层面,根本没意识到,不直面自己的历史污点,永远赢不了年轻人的心。还有个数据更扎心:2025年民调显示,18-30岁的台湾年轻人里,知道白色恐怖史实的占82%,对蒋氏父子有好感的仅17%,郑丽文的操作是懂年轻人,可蔡正元的批评却抓着基本盘,这就是国民党的两难。 你们发现没?这场争吵看着是“献花顺序”的小事,实则是国民党的“生死抉择”——是抱着老蒋的“历史包袱”等死,还是放下包袱跟年轻人、中间派和解?郑丽文想选后者,可蔡正元们不让,这种内耗只会让国民党越来越边缘化。毕竟历史真相不会因为谁骂几句就消失,白色恐怖的受难者也不该因为“党派立场”就被无视,国民党要是连正视自己历史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重返执政”? 国民党的问题,从来不是“献花给谁”的小事,而是“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大事。蔡正元的愤怒可以理解,但不合时宜;郑丽文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操之过急。想要团结,既要安抚老党员的情感,又要正视历史的真相,这道题,难住了一届又一届国民党主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明月文史世界啊

明月文史世界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