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做的工作越“正经”,可能越不咋挣钱 九边今天发文说,现在这个社会的不从事繁重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不是农民就是工人,现在出现了“网红主播”“外卖员”“快递员”等等,而且许多人已经不再从事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脑力劳动了。 1、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毕竟社会越发达,细分的领域就越多,产生的岗位也就越多。原始社会中大家都围绕着食物转,除了打猎、采集果实,并没有太多的岗位,而且短缺的食物也养不起不从事劳动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提高了,一部分人的劳动所提供的食物,除了保证自己不饿肚子,还养活其他人了,这时候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了,开始有精神需求了,新的岗位就出现了,比如牧师、画家、官员,他们就是社会分工细化之后的结果。 2、这种趋势发展到现在就更加复杂了。当前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是极度发达的,生产效率也是极高的,就像开头所说的,不从事繁重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的物质供应和精神供应却一点也不紧缺。社会的价值获取按照供需平衡,人的收入分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产生了一个反常识的现象:越“不正经”,越新潮的岗位越挣钱;越“正经”,越传统的工作反而很难挣钱了。这几年,那些以前不被看好的“网红”,现在每年动辄能挣几十,甚至上百万,而传统的工人、农民一年的收入却与他们相去甚远。 3、其实这种情况也正常,岗位收入多少,与创造的价值有关,价值又与供需关系有关。“网红”通过自己的创意,获得公众的注意力,吸收稳定的粉丝群体,通过广告与带货与商品的交换产生关联,自然也就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普通工人和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了产品和粮食,但却没有“网红”那样的放大效应,虽然产品和粮食都是人类所必须的,但带来的稀缺性和价值就没有“网红”那样的效果了。 作为普通人,面对这种变化,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是没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解放自己的思想,适应这种变化,洞悉这种变化当中存在的机会,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然后去深耕,总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