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睿远成长价值混合是公募圈的“明星产品”,傅鹏博的名字更是“价值投资”“明星经理”的代名词。
但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却将这款基金的困境彻底摊开:五年跑输业绩基准近10个百分点、四年净资产缩水超百亿、今年三季度遭遇超20亿份巨额赎回……

有基民就直接质疑,“垃圾的基金,体验感极差,五年过山车,什么投资水平”。

一系列数据背后,或是基民“用脚投票”的决绝,更是市场对“明星基金经理”标签的重新审视。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的坠落,不仅是一只基金的挣扎,更折射出公募行业“明星依赖症”的深层隐忧。
业绩“滑铁卢”,五年跑输基准9.2%,价值投资成“纸上谈兵”?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过去五年的表现堪称“刺眼”。数据显示,该基金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仅为5.0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达14.26%,基金跑输基准9.20%。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五年,不仅没享受到超额收益,连市场基准的收益都没追上。

更值得玩味的是,其姊妹份额睿远成长价值混合C的表现同样拉胯:过去五年净值增长率仅2.98%,跑输业绩基准11.28%。
五年时间,足以让一轮市场周期完成更迭,但傅鹏博管理的这只基金,却在“价值投资”的叙事中,交出了一份远不及预期的答卷。
资料显示,傅鹏博1962年生,经济学硕士,历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申银万国证券企业融资部经理,东方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研究所首席策略师,汇添富基金首席策略师。
以下人物为傅鹏博
2009年1月,傅鹏博开始管理兴全社会责任,直至2018年3月21日,傅鹏博卸任。其管理兴全社会责任9年又66天,若计算从2009到2017年九个完整年度的业绩,兴全社会责任期间总回报434.13%,年化回报20.93%。曾经的“价值投资旗手”,为何在长期维度下失灵引人深思。
规模“大逃亡”,四年缩水116亿,三季度单只基金被赎23亿份
业绩的疲软或直接引发了规模的“崩塌式”下滑。
从净资产维度看,2021年6月30日,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期末净资产达330.02亿元,彼时正是基金行业“明星经理”模式如日中天的阶段。但到2025年9月30日,这一数字已缩水至213.87亿元,四年间缩水超116亿元,缩水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而改基金今年三季度的“巨赎”则再次引发关注。
数据显示,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期初份额约129.98亿份,期间申购仅2.60亿份,赎回却高达23.31亿份,净赎回额约20.71亿份,期末份额较期初大幅减少20.72亿份;睿远成长价值混合C期初份额约14.46亿份,期间申购0.35亿份,赎回3.06亿份,净赎回额约2.71亿份。单季度超26亿份的净赎回,相当于每天有超数千万万份基金被投资者“抛弃”。
业内人士表示,规模的持续缩水,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基金业绩的失望,更暴露出睿远基金在“明星经理依赖症”下的脆弱性——当明星经理的业绩光环褪色,资金便以最直接的方式“用脚投票”。
基民“用脚投票”+持仓“迷之操作”,信任消失后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基金吧里的评论,是基民情绪的“晴雨表”。
有基民直言“及其垃圾的基金,体验感极差,五年过山车,什么投资水平”;更有持有五年的投资者“1.986清仓,亏了申购费,谢谢过山车。先跑为快,愿留下的发大财”。
这些带着怨气的评论,似乎道出了投资者从信任到失望的心理落差。
而从基金持仓变动看,其操作的“合理性”也引发质疑。对比202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股票投资明细,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在三季度大幅加仓新易盛(占净值比例从4.97%升至9.32%)、宁德时代(从8.47%升至9.12%),同时减持胜宏科技(从8.92%降至7.88%)、三诺生物(直接退出前十大持仓)。
这种调仓在三季度市场环境中是否精准?新易盛、寒武纪等个股的波动是否加剧了基金净值的不稳定性?
当明星基金经理的“神话”被业绩击碎,当基民的信任在日复一日的亏损中消耗,睿远基金和傅鹏博面临的,或许是一场关乎“品牌重塑”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