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怎么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了?以前各国抢着办,现在连上海这种有钱有实

掘密探索 2025-11-12 15:45:31

奥运会怎么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了?以前各国抢着办,现在连上海这种有钱有实力的城市都摆手说“不接招”,说白了,就是国际奥委会那帮人太贪心,把奥运会搞成了“财政黑洞”——办一场,穷三代,谁还敢玩?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为了办奥运会,咬牙砸了1.25亿美元,建了个能伸缩屋顶的“未来感体育场”,结果呢?液压系统坏了,工人罢工,石油涨价建材跟着涨,最后花了快10亿美元!钱不够怎么办?政府直接向市民收“奥运特别税”,这一收就是30年! 2004年,希腊雅典为了“重现奥运荣光”,预算从46亿欧元狂飙到超100亿欧元!安保费从4亿涨到15亿,主体育场设计费贵得离谱,结果呢?   比赛一结束,击剑馆长满杂草,皮划艇赛道成了垃圾场,80亿美元债务直接把希腊经济拖垮,成了主权债务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雅典郊区的奥运场馆锈迹斑斑,像座“债务纪念碑”,看着都让人心酸。   最气人的是,国际奥委会一边喊“节俭办奥运”,一边对场馆规模、赛事规格提更高要求,有媒体爆料:他们抽走赛事收入的51%,要是赚钱了还要再交20%!   这哪是办奥运?分明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双标游戏”!主办城市累死累活,他们坐收渔利,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花了400亿美元,但通过多元化融资、严格成本控制,最后还赚了1600万美元!     2022年冬奥会更聪明,直接用2008年的场馆,投资只有夏奥会的十分之一,还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但现在,上海等城市也学精了,办奥运?   说真的,看着国际奥委会那帮人一边要求主办城市“节俭”,一边自己捞钱没够,我就想起小时候过年,亲戚家孩子非要抢你玩具,还理直气壮说“分享是美德”。   奥运会本来是运动员的舞台、体育精神的盛宴,现在却成了少数人操控的“权力秀”。   若国际奥委会真心欲拯救奥运会,当率先摒弃“面子工程”,将所有已有职业赛事的项目尽数删去,对规模加以缩减,直至达成“盈利”之目标。   允许几个城市一起办,别让一个城市独自扛债务;最重要的是,自己得掏钱分担风险,别光享受荣耀不承担后果!   中国城市的理性选择,其实给全世界提了个醒:发展中国家不再需要用奥运会证明自己,我们更看重实际效益和可持续性。   如果国际奥委会继续“贪婪到底”,奥运会迟早会变成没人敢碰的“烫手山芋”,到时候,哭的可就不只是蒙特利尔和雅典了,毕竟谁愿意为一场15天的派对,交30年的“份子钱”呢?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