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传来消息 11月11日,日本传出重磅消息:政府计划从2026财年开始,大幅提高外国游客的签证费用,这是自1978年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上调,按照目前方案,单次签证费用将从现行的约139元人民币涨到1300元左右,多次签证也将同步上调,涨幅接近九倍。 这笔账算下来可不得了。眼下办一次日本签证只要3000日元,差不多一顿午餐的钱,未来可能直奔欧美国家看齐,涨到185美元(约1320元人民币)的水平。别忘了,离境税也可能从现在的1000日元翻三倍到3000日元。里外里一加,赴日成本凭空多出近千元人民币。 日本这一招,表面理由是应对“观光公害”。京都市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市民觉得游客已经多到影响正常生活。岐阜县白川乡甚至因为游客私闯农田、噪音不断,不得不砍掉40棵网红白桦树来清场。政府想把新增收入用来疏导人流、维护秩序,听起来合情合理。 但仔细琢磨,事情没那么简单。签证费整整43年没动过,为什么偏偏现在要涨?背后是日本旅游战略的根本转向——从“观光立国”的来者不拒,变成了“观光选国”的精挑细选。他们不再单纯追求6000万人次的宏大数字,更想要那些消费力强、素质高的“优质游客”。 这种挑选,无形中划出了一条线。美国、韩国等74个免签国家的游客不受影响,而中国、越南、菲律宾等120多个需要申请短期签证国家的民众,则要承担全部成本。2024年日本发放的签证里,中国占了524万份,高达七成。涨价这把刀,精准落在了最大客源群的头上。 日本政府似乎信心满满,觉得这点涨价挡不住游客的热情。今年前九个月,访日游客已经突破3165万人次,全年有望冲击4000万大关。但他们或许低估了价格信号的心理冲击。当签证费从139元变成1300元,那种“日本游划算”的直观感受会被打破。 受影响的不只是游客,还有在日生活的外籍人士和依赖外国人才的企业。探亲、出差、留学,每一次往返的成本都在显著增加。这股压力最终会传导到企业的人力成本上,甚至影响日本吸引国际人才的能力。 更深一层看,日本正面临艰难的平衡。少子老龄化让财政捉襟见肘,向外籍游客“征税”成了风险最小的开源之道。据测算,签证费和离境税上调可能带来约3000亿日元的额外收入,部分甚至计划用于补贴高中学费。用外国人的钱办国内的事,这笔账算得精明,却也隐隐透出无奈。 旅游零售业者心里已经在打鼓。游客万一减少,销售额直接受影响。毕竟中国游客在春节、五一、国庆期间,几乎次次把日本顶到出境游榜首。一旦价格敏感型游客被劝退,热闹的东京银座、心斋桥会不会冷清几分? 日本的算盘很清晰:用价格杠杆过滤人流,增加收入,提升旅游品质。但这个美好愿景有个致命前提——服务体验必须同步升级。如果只是收费向欧美看齐,而服务、交通、多语种支持依然老样子,游客会用脚投票。 从欢迎所有人到挑选合适的人,日本旅游业的这步棋,是一次巨大的赌注。赌的是游客对价格的麻木,赌的是品质能抵消成本的上扬。结果如何,2026年即见分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