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评论文章:AI“新冷战”与重塑全球格局的科技竞赛【缩略版】【导语】一场将定义未来的技术竞争正在中美之间展开。美国虽占据先发优势,但中国正凭借其特有的国家动员能力奋起直追,这场竞赛或将重塑全球秩序。一、竞争起点:中国的焦虑与突破2024年初,中国对生成式AI领域被美国企业垄断的现状深感忧虑。面对OpenAI、谷歌等公司的技术领先,以及高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中国科技企业一度只能依赖Meta的开源Llama模型。这一局面在2025年初迎来转机——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模型,标志着中国首次在AI领域获得实质性认可,既提振了本土产业信心,也加剧了美国的警觉。二、全球格局:AI竞赛的新冷战特征中美双方都将人工智能视为决定未来国运的核心技术。美国担忧中国AI发展动摇其科技霸权,中国则警惕可能因技术落后而失去发展主动权。这场竞赛推动全球科技投资激增,也催生了行业泡沫。在政策层面,安全考量正让位于赢得技术主导权的紧迫性。三、中国模式:举国体制的全面发力中国正通过系统性的国家战略推动AI发展:• 计划2028年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数据基础设施• 投入数千亿美元升级电网以支撑AI算力需求• 地方政府提供算力补贴和数据集开放支持• 适度放宽AI审查,为合规企业开通快速通道国家战略目标明确:实现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2030年前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四、转折信号:DeepSeek效应与各方回应DeepSeek以低成本实现接近OpenAI的性能,成为行业转折点。这一突破激发了更大力度的投入,如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530亿美元攻关通用人工智能。美国方面则强化了“AI安全与主导权”论述,特朗普政府在国际标准制定等领域加强对中国的影响遏制。五、芯片博弈:差异化竞争策略虽然美国在尖端芯片领域保持绝对优势,但中国正通过自主创新寻求突破:• 鼓励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构建自主半导体生态• 采用多芯片堆叠方案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 华为计划2026年前实现产能翻倍,在政府支持下建设基于国产芯片的数据中心这种“以量补质”的策略被形象地比喻为“群蜂战巨兽”。六、前景展望:风险与变数并存AI竞争的成本与风险持续攀升:网络攻击、知识产权纠纷、技术滥用等问题日益突出。美国学者警告,这可能演变为“自我实现的军备竞赛”,缺乏互信将阻碍国际合作。同时,专家指出技术路径的选择可能比投入规模更重要——如果算力增长遭遇瓶颈,美国的领先优势或将削弱,为中国创造赶超机遇。七、竞争本质:超越技术的制度较量中美AI竞争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国家治理模式与发展道路的较量。掌握下一代智能机器主导权的一方,将获得重塑全球政治、经济与文明秩序的关键筹码。
WSJ评论文章:AI“新冷战”与重塑全球格局的科技竞赛【缩略版】【导语】一场将定
飞扬看武器
2025-11-11 23:21:26
0
阅读:0